評析:這裡指的是經購買力平減後的數字,不是原始的名目毛額。一般預估中國可能在2018~2019年超越美國指的是名目毛額,這是有很大差別的。像幾年前中國也是先以PPP平減後GDP超越日本,但實際的GDP總額還是約兩年後才正式超越日本。
一般經濟體大小排名通常只看實際的GDP總額,不會看PPP平減後的數字。
世行:中國今年可能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2014年04月30日 15:04 來源:國際線上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張旭):美國自1872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經濟體,此前很多經濟體學家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19年超過美國,但據世界銀行29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今年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世界銀行的國際比較計劃(ICP)最新發佈的ICP2011報告涵蓋了全球199個經濟體,作為最權威的對貨幣在不同國家購買力的評估報告,ICP報告經常被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很多公共或私人機構採用。
與上次的ICP2005報告採用匯率法評估不同的是,ICP2011報告採用了購買力平價法來評估各國GDP規模。ICP2005報告曾認為中國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僅佔美國總體經濟規模的43%。在使用購買力平價法後,ICP研究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GDP佔全球GDP的14.9%,美國的GDP佔全球GDP的17.1%,由此中國GDP達到了美國GDP的87%。因此,ICP2011報告稱,2011年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基於購買力平價法衡量,中國緊隨美國之後。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1年到2014年期間,中國經濟規模將增長24%,而美國僅增長7.6%。據此,中國經濟規模有可能今年超越美國。
ICP2011報告指出,購買力平價法是對真實生活成本的估計,被認可為比較經濟規模的最佳方法,比使用變動的匯率更為理想,因為匯率很少能反映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成本。
採用購買力平價法的ICP2011報告可以説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凸顯了大型中等收入國家的重要性。比如,印度已經從此前的第十大經濟體變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05年,印度的經濟規模僅佔美國的19%,而2011年佔到了37%,增長幾乎一倍。俄羅斯、巴西、印尼和墨西哥均進入全球12強席列。相比之下,由於成本高、增長低的原因,英國和日本相比2005年排名與美國的差距拉大,德國位置稍微提升,義大利則保持不變。
該報告還在考察每人平均消費時發現,新的評估方法加上貧窮國家增長更快這一事實,已經極大地縮小貧富差距,表明世界變得更加平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