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掌握稅源 財部盯高頻存入戶

評析:日前有新聞說台北市家庭平均年收入171.7萬元,顯然是低估。台北市(其實也不只台北,全台灣到處都有)有超多高所得,但不繳稅,或利用公司行號避稅的,比比皆是。

掌握稅源 財部盯高頻存入戶
2021-08-25 00:17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為掌握稅源,財政部6月底發函銀行公會,徵詢由銀行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門檻」帳戶資料的可行性,初步針對全年存入240萬元且任三個月單月存入達200筆者,應定期由金融機構提供帳戶資訊。

外界認為,國稅局此舉是鎖定臉書(FB)社團、LINE群組團購而來,對於未申報營業稅籍、未如實開立統一發票的網拍業者影響較大。

財政部昨(24)日表示,此案仍在徵詢意見尚未正式定案,財政部也特別強調,這項作法僅為例行性蒐集課稅資料,只會針對明顯異常帳戶與申報資料交叉勾稽,絕非大查稅。對於銀行反彈,財政部表示會持續溝通。

財政部官員指出,國稅局為掌握稅源,本來就會依法利用跨域資料庫或大數據蒐集課稅資料,面對網路科技時代,交易、支付樣態愈來愈多元,尤其網路、臉書社團買賣等無實體交易,國稅局常面臨無軌跡可循的困境。

事實上,目前包括電子支付、信用卡金流都已定期提供給財政部,更沒有理由獨漏帳戶資訊。

況且,台灣也早已啟動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機制,與日本、澳洲、英國進行交換,美國也有肥咖條款(FATCA),官員表示,金融帳戶資料的蒐集是世界趨勢,沒有理由可與國外交換,卻不願提供給國內主管機關。

但財政部強調,這只是例行課稅資料的蒐集,絕對不是要展開大查稅,即便未來銀行定期提供帳戶資料,國稅局不會逐筆去查核,而是會與申報資料、物流、資訊流、金流等交叉勾稽,異常比率偏高且涉嫌逃漏稅者,才會著手調查,符合比例原則。

對於銀行提出大查稅的質疑,有官員私下表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紓困都還沒結束、振興尚未展開,怎麼可能現在這個時間點啟動大查稅?


財政部表示,針對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門檻帳戶,已提報金管會討論通過,並與金管會、銀行公會等討論篩選條件,正在向各銀行徵詢意見。

而銀行反彈聲音不小,是否有轉圜餘地?財政部表示會努力溝通,仍朝定期提供金融帳戶資訊的方向討論,但絕非廣泛、也絕非特定性蒐集資料,一定會符合必要性及比例原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