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績效好卻要被犧牲?揭台灣家樂福屢傳被賣內幕

評析:不單家樂福,大部分歐美企業的經營邏輯向來都是如此!

當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時,台灣企業往往優先砍掉賠錢的部門、子公司或轉投資,但歐美企業卻往往是先砍賺錢的部門或小市場子公司、分公司。對歐美企業而言,救母國部門絕對是優先甚至唯一考量。

事業經營沒有對錯,完全是結果論。賣掉賠錢部門理所當然,免得成為拖油瓶。反之,賺錢部門才能賣得好價錢,才更有能力救賠錢部門,或轉至其他市場經營。

績效好卻要被犧牲?揭台灣家樂福屢傳被賣內幕
2021-08-27 09:36 聯合新聞網 / 商業周刊 文 蔡茹涵
總部急變現、轉攻南美洲,市占非第一就得撤⋯⋯

一間績效好、市占名列前茅、營運團隊有企圖心的分公司,為何會屢屢傳出「即將被總部賣掉」?這不僅是無數消費者心中的疑惑,恐怕也是台灣家樂福團隊的疑惑。

近期,外國媒體不斷傳出台灣家樂福即將出售的新聞,路透尤其寫得斬釘截鐵,還大篇幅描述總部已委託摩根士丹利處理出售事宜、價格約落在16億歐元(約合新台幣530億元)等細節。

儘管台灣家樂福始終嚴正否認,日前記者會中,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更多次強調「沒有收到總公司任何訊息」,但一連串外媒爆料,已引發各界熱議。

就過去歷史來看, 台灣家樂福可說是名副其實的「集團資優生」,不僅營收連年成長,單店績效也勝過歐洲門市;就近期表現來看,去年6月,它才大動作宣布購併頂好與Jasons超市,新增200多家實體店,與全聯一較高下、爭奪超市霸主的企圖心明顯。如今,頂好更換招牌的改裝進度達95%,預計最晚8月底之前,就要大功告成。

成績單出色,為何屢傳被賣?家樂福總部與台灣家樂福,究竟發生什麼事?這又能帶給外商公司台灣經理人什麼啟示?

先看總部的情況。攤開家樂福集團2020年財報,清楚揭示總體營收較2019年微幅衰退2.7%,淨利大幅衰退了36.5%。

母集團財報洩端倪:

疫情衰退、重心轉向巴西

衰退主因,年報提到兩個重點。首先,集團營運據點以歐美市場為主,去年歐美各國大舉封城,儘管家樂福因販售生鮮食材,並不在關店限制中,但位處郊區、面積龐大,顯然不利於疫後情況。「我們觀察,多數民眾更傾向到住家附近、可快速買完離開的超市購物,大型量販店就被犧牲了,」年報中寫道。

其次,是封城導致觀光人潮幾乎歸零。儘管量販仍是主力業務,但在歐洲,家樂福集團也有數量龐大的超市與超商店型,地點多以商圈、地鐵站、觀光區為主。

反之,集團財報花了大量篇幅,強調拉丁美洲市場正以「令人振奮的速度」崛起,特別是巴西。家樂福2007年才進入巴西(編按:約比進入台灣晚了近20年),但如今,透過一連串擴點和購併,其今年上半年營收已一舉超越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等所有歐洲國家,僅次於大本營法國。顯然拉丁美洲已成為集團現階段的核心目標。

「跨國公司必須從全球市場考慮,而不是單一市場(的績效)。當全世界都不好,可能危及到母公司的時候,就會想變現出一些錢來救母公司!」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張明輝說。

他舉例,2008年金融海嘯時,正是因為荷蘭金融集團ING出現危機,才會將台灣獲利不錯的ING安泰人壽賣掉,併入富邦金控旗下,好回頭救母公司,大家的做法沒有太大差別。「至於為什麼選台灣?因為外資要收手,會賣容易變現的,(疫情)這種時候,不是誰好不好的問題,是看誰容易賣。」

前有集團總部獲利衰退,後有新興市場占走注意力和資源,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台灣家樂福的情況。

市場太小,營收好也沒用

亞洲僅剩台灣不符效益

過去6年,台灣家樂福始終維持正成長。去年疫情爆發,它的營收仍突破新台幣740億元,近年淨利率也都維持在2.5%左右,即便台灣零售市場漸趨飽和,難有突破性成長,依舊不失職。而今年,它更喊出併入頂好和Jasons超市後,營收可望突破900億元!

面對這位集團資優生,總部究竟從何時開始,悄悄轉變態度?

「其實台灣去留這件事,法國總公司這幾年是一直有在評估的。不只評估台灣,而是它海外版圖一直在縮小,你一舉一動都變得很凸顯⋯⋯。」《量販解密》作者、曾任職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多年的何默真說。

他透露,面對海外市場,總部向來有個「市占率不到前3名就撤出」的原則,近年由於集團轉型,更是變本加厲,變成不是第1名就撤出。這個策略,在內部稱為「交換整併」,意指確認某市場成長性有限後,總部即可把公司賣給當地第1名的競爭者,轉而將資源投入市占率更高、效益更好的國家。

這個原則,讓家樂福依序退出了日本、韓國、中國等市場,目前全亞洲,僅剩下表現優異的台灣。「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當整個亞洲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台灣,總公司還是得派人力、耗資源去管理,那就變成『不具經濟規模』!」張明輝直言。這,或許是總部態度轉變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在於台灣的「創新意義」已明顯大於「經濟意義」。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分析,台灣家樂福獲利率佳,但因為市場小,營收約只占全集團的3%左右,年報上對於台灣的敘述,也從早期的「成本控制出色」「單店績效超越歐洲」,逐步轉變為「小農產品與食物正義議題得到關注」「客戶滿意度系統成效高」。

「這可以看出一件事:台灣有一些不錯的專案,但是策略重要性沒那麼高。它的營收跟獲利是正的,但對整個集團的貢獻微乎其微,如果現在賣在高點,也是不錯的選擇,」吳相勳直言。

總部不給錢,頂好買得辛苦

後來收廠商贊助費惹議

值得注意的是,家樂福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指出,因為頂好挹注的關係,台灣營收確實成長了20.8%,然而扣除購併業績之後的同期比,卻衰退了1.4%,主因是疫情升溫,促使量販店人潮明顯下滑,與歐洲情況相仿,也成為台灣市場未來潛在風險。

「我想(台灣)家樂福這幾年應該會滿辛苦的。頂好挹注再多,超市占比還是很小,超市跟電商加總,也很難彌補量販衰退的業績。更何況還有一大筆裝潢費用⋯⋯」另一位業界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購併頂好的談判早從2019年就開始,談好之後就面臨疫情爆發,導致總部自顧不暇,就只給買下頂好的費用,200多間門市更換招牌、整合系統、更新電梯、冷藏櫃等設備的費用,光硬體改裝就十幾億,全由台灣家樂福自掏腰包,「他們只好把念頭動到廠商身上了!」

轉品牌授權,讓團隊續留

以長遠看「被賣」未必不好

今年3月,曾有罐頭、飲料、化妝品等11個公會連署,向公平交易委員會檢舉,指控台灣家樂福向3千多家供應商收取「開店贊助費」,總金額高達294億元。台灣家樂福強調,該金額非事實,但承認有收取贊助費,兩相對照之下,更能看出它的壓力。

疫情爆發,量販店趨勢衰退,一個急於自保的總部、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市場,最終促使台灣家樂福的購併計畫,由雄心萬丈轉為腹背受敵。

但假使台灣家樂福真的被賣出,就一定是壞事嗎?倒也未必。業界普遍認為,買主資源才是最大關鍵,且極有可能轉為品牌授權,由原有團隊繼續經營。


「台灣團隊已經證明,他們有獨立運作的能力。大概就像是總部給一個課綱,台灣自己就能長出教學內容來,」吳相勳比喻,近年幾個重要專案,包括數位轉型、推廣小農契作農產品、便利購等,台灣家樂福幾乎都已全程獨立運作,總部並不干預執行。

而品牌授權,更是總部近年的常用策略,例如在印尼,他們就將60%股份賣給CT Corp集團,但品牌依舊叫家樂福;在中國,他們則讓出80%股權給蘇寧,更名「蘇寧家樂福」。

當瞬息萬變的商場,再加上疫情這隻黑天鵝,所有原先規畫好的賽道,都可能臨時急轉彎,或直接變此路不通。家樂福賣與不賣,仍舊是未知數,但這其中的種種思考,值得每一位工作者深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