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1日星期二

台灣考招淪四不像 看美國名校怎麼做

評析:關鍵問題在於華人社會關說、走後門是家常便飯!

雖說考試無法完全正確衡量學生的能力,但是唯一公正客觀的方法,才有辦法、有機會讓窮學生出頭!!多元入學原本是好意,也確實讓部分不擅於考試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但同時間也開了方便之門,讓有心人士更容易鑽漏洞!

台灣教育制度迷信所謂的專家進行改革,但大家一致認為越搞越糟,WHY?因為這些「專家」都是活在象牙塔的大學教授,只懂理論,根本不清楚中學的現況。

此外,台灣的大學在教育部的暴力壓制下,各校都毫無特色可言,學生當然只能靠分數、排名選校!再者,台灣大學學費連這些名校的零頭都不到(大學學費已凍漲18年,台灣私立大學一年學費10萬台幣上下(依科系略有差異),美國長春藤系列大學5萬美金起跳),是要拿什麼跟人比?台灣大學教授再怎麼厲害,幹到死月薪也頂多十幾萬台幣,但歐美國家只要有本事,年薪百萬美金也不稀奇,薪資差那麼多,如何聘到好的人才!?就不要說歐美國家了,連中國的一些名校教授薪水也比台灣高上好幾倍!!台灣的高等教育根本是一攤死水!

多年前親耳聽到某頂尖國立大學校長自己親口說他不相信國內的高等教育,所以小孩高中畢業就送出國念書了!!連頂尖國立大學校長都這麼認為了,難怪近幾年有本事的家長都是早早就把小孩送出國念書,不像以前多是大學畢業才出國進修!!

版主在大學任教20幾年了,深刻感受到台灣高等教育的崩壞,考招制度越改越爛,以致學生素質越來越差,教育部要負絕對的責任!!

台灣考招淪四不像 看美國名校怎麼做
聯合報新聞部 2022.06.20
108課綱上路,大學考招制度也迎來劇烈變化,其中不少改革參照國外經驗,希望朝多元入學管道、招生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卻還有很多未到位之處,引發各界批評「四不像」。《聯合報》盤點出現行大學考招三大問題,包含台灣無法擺脫考試為尊的取才思維、高中端缺乏升學諮詢、大學端選才機制貧弱,並深入分析美國招生制度實際作法,提供台灣借鏡。

▎問題一:大學迷信考試取才

台灣108課綱強調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考招制度也跟著變革,更看重高中生如何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自己三年來的學習成果,與個人特質、能力。儘管新課綱的目標是希望能避免「成績定生死」,但現況是學測仍為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門檻,台灣尚無法完全放下考試主義以及對分數的執念。


台灣的學測、分科測驗(過去為指考)雖與美國標準化考試不完全相同,但從美國各大學的招生趨勢來看,正逐步降低對考試取才的依賴。

分數不是唯一 美國大學不再依賴考試成績

自從SAT、ACT等標準化考試在美國紮根以來,已被廣泛認為是評判學生素質的要件,分數攸關學生是否能進入理想校系。然而美國近年來要求廢除標準化入學考試的聲浪不斷,許多大學接連展開大型實驗,宣布改採「選擇性提交成績」(test-optional)或「完全不看成績」(test-blind)的入學政策,當中不乏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系統等頂尖學府。

哈佛大學招生暨學費補助辦公室主任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在聲明中表示,「沒有繳交標準化考試分數的學生,申請入學時並不會處於劣勢,我們鼓勵他們提供任何可以展現高中期間個人成就以及未來前途發展的資料」;耶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昆蘭(Jeremiah Quinlan)強調,「我們會綜合考量申請者的特質,在全人評估(whole-person evaluations)中,著重中學期間的學業進步、教師的評論,以及學生對自身興趣、背景和抱負的陳述,考試成績僅佔一部份」。

事實上標準化考試制度已為人詬病多年,一派教育專家認為,SAT和ACT僅反映出學生有多會考試,而非他們學習了多少,分數高低並不等於學生未來在大學的表現,更無法評判其他較難量化的能力。此外也有批評指出,考試有利於富裕申請者,拉丁、黑人等少數族裔和經濟弱勢學生在競爭中往往處於下風,加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學生群體的社會經濟多樣性倒退。

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切 那什麼才重要?

一份由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給了我們答案:人格特質。參與這項計畫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大教授海克曼(James Heckman)和耶魯大學經濟學家亨福里斯(John Eric Humphries)曾指出,責任心、毅力、社交能力、好奇心、時間管理,以及蒐集資訊、計劃、組織和記住細節等軟實力,比標準化考試更能預測學生是否會在大學取得成就。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於2016年發表題為《翻轉趨勢:藉由大學招生鼓勵關心他人和公益》(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的研究報告,掀起大學招生對全人素養的重視。作者之一的維斯博德(Richard Weissbourd)認為,現今文化向年輕人傳達的訊息是「著重個人成就」,反而忽略了關懷他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報告內容提到,應將標準化考試比重降低,因分數往往與家庭收入高度相關,並呼籲將學生社區參與、家庭貢獻、社會關懷等納入審查,其中還建議審查委員透過論文和參考資料,去判別哪些學生是發自內心、哪些只是做表面功夫。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招生主任施米爾(Stuart Schmill)所說,「我們不希望學生有那種『必須做哪些事才能進大學』的觀念,相反地,我們希望學生追求自己的興趣、與他人合作,這些在他們大學期間和畢業後都會有所幫助。」

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反對弱化學術硬指標,認為招生如果將重心從學習成績轉移到背景特質,可能會偏離大學價值和培育人才的目標,學生素質不一恐難以保障教學品質,進而造成國家資源或個人時間的浪費。

亞裔美國人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也批評改革脫離現實,他表示美國最大的危機是理工科教育落後,導致高科技人才不足,只能雇用大量移民填補缺口,強調現在需要的是注重學習成績、提升理工科教育,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著重人格特質或加強社區服務的比重。

▎問題二:缺乏專業諮詢 探索斷層難銜接大學

108課綱新增多元選修課程、彈性學習時間、探究與實作等,希望學生能從中探索並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然而在制度尚未完整落實的情況下,凸顯出「探索斷層」問題。教育部雖在高中端新增1.1萬名課程諮詢教師,於各高中每學期選課期間,依照學生興趣或參考學習歷程檔案提供選課諮詢,各校輔導室也都有生涯輔導業務,但成效有限,與大學連結相對薄弱。

在美國,自1990年代便開始積極重視學校輔導員(school counselor)的角色功能,全美約7成中小學(K-12)有此設置,已是校園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其中在高中階段,輔導員主要協助學生在學業、個人、社會關係、職涯探索等各方面發展,並提供情感支持及關懷,同時也擔任高中與大學端溝通窗口的角色,給予專業升學建議和選校指導,協助學生與大學銜接(college transition)。

讓學生為高中畢業後的生活做好準備

學校諮商部門除了「日常輔導」工作之外,「升學輔導」也是相當受到重視的環節之一,部分高中是責成校內輔導員一手包辦,或由地方政府或大學指派人員負責學生升學及職涯輔導之事務。

加州聖地牙哥胡佛高中輔導員普林格(Tawnya Pringle)向《美國新聞與全球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表示,學校通常到了9年級(台灣國三)就會向學生介紹高中輔導員的職責,讓學生知悉他們未來可以在哪些方面尋求協助,「很多人在高中時不知道自己以後想要做什麼,而這正是輔導員的功能,透過諮詢,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能力、技能、興趣及熱情為何。」

隨著學生進入高中階段,輔導員會和他們一起處理時程規劃、大學申請或畢業後發展等事宜,並提供相關培訓計畫、經濟援助、實習等資訊,讓學生不管是選擇繼續升學或進入職場,都能明瞭運作流程以減少不確定感及徬徨。

升學路上最熟悉的夥伴

基本上,每所大學和學院的校風、對人才期待都不盡相同,如何為學生找到適合申請的學校,是高中輔導員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升學過程中,輔導員與學生會進行多次一對一面談,內容包括學生專業選課規劃、標準化考試時間安排、推薦信選擇以及對選校的調整等,並在必要時協助學生準備論文或其他所需文件。

初期輔導員會依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特質,並綜合家長意見,擬出一份大學/學院參考名單,接著進一步篩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適才適所發展。

另一方面,大學要求高中輔導員的推薦信是很常見的。由於互動頻繁,輔導員對學生的背景及學習狀況基本上多有掌握,因此進入申請階段後,輔導員會填寫有關學生的整體評估表格,並依據學生提交的內容撰寫推薦信。

此外,安排大學到高中演講或舉辦教育展,也是高中輔導員的重要工作項目,不僅能讓大學對這所學校有更多認識,也讓學生更加了解大學的特色及錄取條件。

學校輔導員重要性漸增

美國「全美學校諮商師學會」(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ASCA)執行董事庫克(Jill Cook)表示,學校諮商功能已經出現轉變,輔導員不再是過去在辦公室被動等待的角色,而是採取主動姿態,在學生面對生活或未來感到茫然時從旁協助。

從舉辦招生說明會到幫助學生填寫大學申請,或者只是傾聽他們在這段期間的掙扎,輔導員在幫助學生過渡到下一個人生階段方面都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協助家長應對新的生活變化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學校輔導員已是當今美國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存在,重要性在未來只會逐漸增長。

▎問題三:大學對所需人才沒想法 缺乏專業選才機制

說不清楚想要什麼能力或特質的學生,是台灣各大學在選才上的弱點之一。台大國企系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表示,台科大跟台大要的人才一定不一樣,學校把對所需人才的定義講出來,才能作出差異化。「台大真正要什麼樣的孩子?如果定位在學術最高端,台大就應該要領導人才,跟哈佛一樣,那就得把領導人才要的條件說清楚。」

另外,大學缺乏專業選才機制也是一大問題。李吉仁指出,大學選才是一個專業過程,從書審到面試都需要一定經驗累積,但台灣在招生這部分還沒有專業化,個人申請仍是各系為政,在審查上就容易衍伸出教授主觀意見影響分數、評量標準不一等爭議。

美國大學招生 讓專業的來

美國大專院校多設有「招生辦公室」,審查學生的能力與潛力,以及特質是否符合學校的核心價值。招生官收到申請文件後,會先篩選掉未達最低錄取標準的申請者,並對符合資格的學生進行初步評估,包含就成績、課外活動表現等作筆記、打分數,接著上呈至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 Committee),由全體委員負責進一步審查,再決定是否予以錄取。

招生官是直接面對學生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申請文件的第一個把關者。主要職責除了到高中演講、負責招生活動、面試、校園參觀以及維護招生資料庫之外,還須協助更新或制訂招生計劃與策略,以吸引更多學生。

至於招生委員會成員,則多半由學院院長、副院長、系主任、學科召集人、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組成,有些大學也會找學生代表加入,考量學生還在校就讀,對於什麼樣的申請者適合成為學弟妹會更為了解。

為因應申請入學參採學習歷程,台灣教育部自2017年開始試辦「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106至109年度共編列3.5億預算,鼓勵大學成立招生專責單位,建立更具信效度之審查機制及選才標準作業流程,並協助各學系分析不同選才條件入學生的學習表現與職涯發展,而是否設招專辦也將影響各校未來可獲申請入學的名額。

第一年17所大學率先投入成立招生專業辦公室,次年增加為30校,2021年起全台大學都加入,但成效似乎有限。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表示,中大投入招生專業化已久,也舉辦工作坊指導老師如何測試系統、審查資料,但難免有些系所較忽視招生專業重要性,沒到最後關頭都不想認真了解,這是大學還需努力的地方。

台大副教務長陳林祈、註冊組主任李宏森提到,頂大的招生策略、方法都不一樣,在執行上要達成一致性其實很困難,且這需要投入經費及人力運作,籲教育部能提供足夠資源,讓招生專業化走得更順利。台大電機系副系主任蘇國棟也說,招生專業化需要長時間培養,例如審查工具、使用者介面等,較難透過每年審查制度的改變去建立。

另一方面,成大教務研究專案辦公室主任蔡孟勳認為,高中端與大學端應增加交流,一來鼓勵學生多元探索,二來有助於增進彼此間的認識,例如對備審資料的看法、輔導時遇到的問題等。

頂尖名校選才 都有核心價值

在許多美國大學的官網上,經常會看到一個頁面是清楚且具體說明「我們在找什麼樣的學生」,甚至直接公開評估細則。

其中史丹佛大學明確表示,卓越的學術能力是基本門檻,個人獨特性、課外活動參與、對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也是考量重點;麻省理工學院(MIT)指出,雖然成績和分數很重要,但真正的關鍵在於申請者特質與學校理念是否「速配」,擁有冒險精神、不怕失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使命、主動善用學校資源、發揮創意動手嘗試新事物等,是他們更重視的內涵。


哈佛大學則公布招生委員會在審查時最重視的4大面向,包括成長和潛力、興趣與活動、個人性格以及對哈佛的貢獻,並列出他們真正關心的事。


成長和潛力(Growth and Potential)

• 你是否達到並發揮了最大的學術和個人潛力?

• 你有一直在拓展自己嗎?

• 你有在學術、工作或者其他領域上,發揮最大才能嗎?

• 你有額外精力去做更多事情嗎?

• 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

• 你做事情主動嗎?是個有主見的人嗎?是什麼激勵了你?

• 你是否已經有方向?如果有,那是什麼?如果沒有,你現在是否持續探索?

• 1年、5年或25年後的你會在哪裡?你會為周圍的人做出貢獻嗎?

• 你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興趣與活動(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 你是否深度關注過一些事情,例如知識、課外活動亦或是個人其他事情?

• 你從你的興趣中學到了什麼?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會怎麼做?是否有做出什麼成果?成功或失敗?從中又學習到了什麼?

• 在課外活動、運動、社區或家庭責任方面,您是否充分把握機會?

• 你所參與的活動品質如何?你是否真正參與其中或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 如果你在高中時因家庭、工作或其他事而沒有太多時間進行課外活動,那麼空閒時間你希望在哈佛探索什麼?

個人性格(Personal Character)

• 你為自己做過哪些選擇?為什麼?

• 你是大器晚成的人嗎?

• 面對新想法和新朋友,你是一個開放的人嗎?

• 你的成熟度、性格、領導力、自信、幽默感、熱情、對他人的關心以及抗壓性如何?


對哈佛的貢獻(Contribution to the Harvard Community)

• 你有辦法面對兼具壓力和自由的大學生活嗎?

• 你是否會對哈佛大學以及你的同學做出什麼貢獻?你能否從哈佛的經歷中獲益?

• 其他學生是否會想要和你一起住、一起吃飯、一起參加研討會或成為隊友一起合作?


資料來源/《The Harvard Crimson》、記者整理

招生官沒說的事 秘辛大公開

只展現正向的一面才有機會脫穎而出?夠優秀就一定會被錄取?沒問題才是好學生?或許招生官想的和我們不一樣。《華盛頓郵報》、《CNBC》、《Business Insider》等媒體曾採訪多名美國大學招生部門官員,並首度公開過程中的眉眉角角。


禮貌和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當學生、家長或代理人與招生辦公室聯絡時,若對任何工作人員沒禮貌,都可能導致負面結果。不要輕視或認為接聽電話、回EMAIL的工作人員對招生過程沒有任何影響,如果有同事放下電話表示有學生態度不好,我會立刻了解是哪位學生,並在他的檔案裡註記,讓其他同事多加留意。」

——耶魯前招生助理主任Jose Roman


不是寫越多越好,實際上,招生官很可能根本沒時間看。「我們每小時要閱讀5份申請,意即每份最多只能花12分鐘。在這12分鐘內,我需要看申請標準化考試成績、高中成績單、自傳和小論文,同時要一邊做筆記、一邊評估是否接受申請者。」

——布朗大學前招生官Erica Curtis


不要優秀,要與眾不同。「在史丹佛,我們在閱讀申請者資料時,經常會用到一個詞:SP(standard positive),這表示該名學生很優秀,但僅止於達到標準而已。另一個術語則是Angular(稜角分明),意即你在眾多申請者中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脫穎而出。」

——史丹佛大學不願具名的招生官


學生應該多了解自己的怪異。「比起強調『正常』,我更喜歡學生展現他們怪異的一面,以及更做自己一點。招生官是人,如果大家都說一樣的平凡故事,我們也會感到厭倦,我們想看的是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例如,不要只寫你喜歡歷史,那是不夠的,而是要更具體說明,你喜歡歷史上的什麼?有特定時代嗎?像個書呆子也沒關係。」

——史丹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學校前招生官、大學諮詢公司Empowerly現任首席顧問Alix Coupet


有什麼問題想問嗎?問就對了。「作為一名招生官,我最討厭的是,一個學生希望和我見面所以來到辦公室,但他卻沒有問題要問。就算是問網路上就能查到答案的問題也可以,總比什麼都不說好。」

——普林斯頓大學前招生官Cat McManus


從全球趨勢來看,課外活動、人格等「非學術特質」(non-academic factors)在拔擢選才上越來越重要,世界頂尖大學招生不再以成績作為標準,重新定義未來人才的概念。大專院校的選才理念與方式,能否回應108課綱的核心精神、跟上未來趨勢,是台灣高教正面對的重要課題。課綱改革立意良善,但若沒有具體配套措施因應,恐怕會讓一切淪為口號。


統籌:林秀姿、洪欣慈

製作人:許珮絨

視覺設計:蘇韋豪

影像:本報資料照片、法新社

視覺設計:蘇韋豪

監製:蕭衡倩

製作單位:聯合報新聞部

2022.06.2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