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

去全家買麥香紅茶、黑松沙士也能減碳?超商二哥聯手碳交易之父,解密「負碳商品」實驗場

評析:碳權交易可說是今年僅次於軍工的第二夯投資題材。

只是如何建構值得信任的碳權認證,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過去國際上碳權買空賣空的假交易時有所聞,向來喜歡耍小聰明的台灣,未來可以預見絕對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就不要像ESG一樣,沒多久就被玩爛了...

去全家買麥香紅茶、黑松沙士也能減碳?超商二哥聯手碳交易之父,解密「負碳商品」實驗場
今周刊2023/05/21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永豐餘、華紙、農林等擁有大片林地的「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則透過與全家合作「負碳便利商店」,打造碳權交易應用雛形,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並擔負起「個人社會責任」。

走進台北大學三峽校區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裡頭有一個專屬貨架,上頭擺著近 20 款飲料、泡麵、礦泉水,全部號稱「負碳商品」。食品廠整條供應鏈,從原料取得、運輸到生產,全都要使用到電和化石燃料,會產生碳排,這些飲料、泡麵頂多做到減碳,要如何達到「負」碳?

台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理事長李堅明解密,目前要達到負碳有 3 種方式,一是從工程的角度,例如碳捕捉、碳封存等負碳技術;二是用自然的方式,如種樹,植物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最後一個方式,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拿碳權來抵換!」如果用來抵換的碳權高於製造過程的碳排,就可稱為負碳商品。

於是,全家「負碳商品專區」上,專挑有碳足跡標籤的產品,可以知道整個製程排了多少碳,而李堅明主持的北大低碳社會計畫,再向獨立的國際碳權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購買碳權,將產品製程的碳足跡給抵換掉,所以大家熟知的麥香紅茶、黑松沙士和可口可樂等,在這貨架上就變身成了負碳商品。

而這也是近期熱門的碳權交易,小小的應用雛形。隨著全球邁向「2050 淨零排放」,各國開始實施碳排放量管制,以歐盟為例,是採總量管制方式,根據不同產業別,配給不同企業碳排放的額度,企業的碳排放如果超過額度,可以花錢從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權,來彌補超額的排放。

「先不談減碳,光是取得碳足跡標籤這件事,環保署從 2010 年開始推動至今,已經長達 13 年,目前國內取得碳足跡標籤的商品品項卻還不到 1000 件,而且多數人根本不認識、也不重視。」北大低碳社會計畫希望一步步引導鼓勵民眾去支持購買低碳商品、實現低碳消費,廠商才能有更多誘因,積極執行各種減碳計畫。

李堅明以全家負碳便利商店作為實驗場,鼓勵消費者從日常生活中認識、選購負碳商品,全家則提供優惠,讓購買負碳商品的消費者可累積碳資產,累積到一定門檻可兌換超商折價券,提供誘因讓消費者參與低碳行為這件事。

全家負碳便利商店自 2019 年開幕第一家至今,到現在已擴張到 5 家店;到全家購買負碳商品的會員,也累積超過 1.2 億噸的碳資產。


「要真正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根本還是要回到人的行為。」李堅明直言,過去大家沒有意識到碳排對環境的影響,造成過度消費,對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現在要走向淨零,消費者的行為必須改變。

因此他主張,除了「企業社會責任」(CSR),現在應該要開始推廣「個人社會責任」(Personal Social Responsibility,PSR),「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碳帳戶。」最終,消費者還是得承擔起減排的責任,願意多花一點錢去買減碳商品,才能反推廠商更積極減碳。

來源:《今周刊》 第 1378 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