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

觀點-民粹操縱稅改 真相被遮蔽

評析:不只稅改,這些年來台灣各種所謂的改革(稅改、金改、教改...),哪一個不是越改越爛!!說是民粹操弄,還不如說是利益團體在把持!!

觀點-民粹操縱稅改 真相被遮蔽
工商時報 2016年07月25日 04:10 朱漢崙

近幾年來,所謂的稅改,不僅一直圍繞著所得稅打轉,整個稅改檢討下來,看似更有「高所得就是罪惡」的氛圍穿梭其中;然而,當一份份統計數據出籠,對比我國和其他國家稅收比重,才令人恍然大悟,台灣這麼多年來進行的歷次稅改,不僅陷入了「見樹不見林」泥淖,而且稅改仍由「民粹」左右方向,早已導致事實的真相被模糊。

光是從營業稅是否調高,就可看出吊詭的現象。台灣營業稅率是全世界最低、只有5%,政府不是不知道這個現象,也因此,政府每每推動重要政策,想要找財源時,營業稅永遠都是第一個被想到的加稅標的。

打從2000年,政府在推動國民年金政策時,就想從提高營業稅率著手,但10多年下來,在民間反彈聲浪,以及所謂的「提高營業稅就一定影響物價」的迷思上,政府從來沒想過好好的提出各種論證對外說明、勇往直前,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打退堂鼓。

這次,政府要提出長照政策,提高營業稅率的主張,再度復出檯面,政府是否真的有勇氣來執行,還有待觀察,但在此同時,政府能否拿出魄力,來檢討現行個人所得稅所存在的問題,則是另一個攸關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有所得、有財產,就要繳稅,這是租稅的根本邏輯,但在此同時,另一個也非常重要的,就是「租稅中性」原則,否則就是過當妨礙自由經濟市場之下的勞動、生產要素等各種資源能力的發揮。

倘若今天,台灣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過高,導致人才出走,或是優質人力不願意進入台灣市場,這樣的現象就已違反租稅中性原則,造成人才遷移的扭曲,尤有甚者,倘若工作者努力勞動的結果,是有50%的收入,都得拿去繳稅,以致對其投入工作的意願帶來打擊,這將是更嚴重的傷害。

因此一直以來,最能彰顯「量能課稅」原則,從來都是消費稅、而不是所得稅,營業稅即為消費稅最重要的一環,畢竟,比起直接對薪資所得課重稅,消費稅則是將所得拿去買東西,才要課稅,也較符合量能課稅的精神。

所得不是罪惡、財產也不是罪惡,任何一種稅制,都有其代表公平正義的主張,同樣的在制度設計上,也要適可而止,倘若任由民粹思想揮舞其中,阻礙了該有的改革方向,隨便挖東牆補西牆,到頭來已不單單只是財政、稅收的問題,而將讓國家發展受到更嚴重的戕害,執政者是時候拿出魄力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