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不隨理專起舞 機器人幫你挑基金

評析:這兩三年代表公司陸續聽了多家國內專門做機器人的公司簡報,得到以下結論:

1.都是噱頭,可信度低,離堪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更不要說信任了。頂多當作輔助還勉強可以。

2.費用沒有想像中低,省到的是金融機構而非投資人。

3.每家都只停留在建置初步的投資組合,沒有一家有能力視市場狀況做調整,更不要說事先發現市場有狀況了。

4.根本無法客製化,都只是套餐形式,只是套餐多寡的差別而已。

5.所謂「再平衡」(Rebalance)機制,不過是事先設定停利停損點,點到了,系統幫您調整罷了,沒學問可言,過去銀行或基金公司的網路交易系統N年前就可以做到了。

6.只敢給低階客戶使用,不敢讓VIP或高資產客戶使用,原因可想而知,就怕出錯得罪大客戶!

「原本是給富豪專用的智能理財功能」,記者講清楚哪家機構敢給客戶「智能理財功能」!?

之前就說過,目前所謂的機器人理財其實就是玩大數據、計量模型與程式交易罷了,這些都是N年(N > 10,版主十幾年前就在做了!)前就有都有的東西,根本沒有所謂的人工智慧(AI)在其中,只是多了機器人的名稱在呼攏投資人,連業者自己私下都承認!

現在全球AI的發展要能用在投資,至少還要5~10年,喜歡當白老鼠的就儘管去吧...

不隨理專起舞 機器人幫你挑基金
工商時報 黃惠聆  2019.05.04

近二年銀行、投信投顧紛紛推機器人理財機制,投資門檻低,投資人每個月只要1,000元,即可享受原本是給富豪專用的智能理財功能,透過智能理財功能普及,讓不知道如何理財的小資族,不但不再為挑共同基金傷腦筋,小錢一樣有機會可以愈滾愈大。

目前在銀行買共同基金,銀行除了收取的是交易手續費外,還有帳戶管理費、轉換費等等,換言之,投資人每交易一筆共同基金就會被銀行收取一筆手續費,所以在銀行買共同基金最令人詬病就是理專要投資人短線買賣基金來賺手續費,或者理專銷售給客戶的共同基金並不是最適基金,而且分潤最多的基金。當銀行推出機器人理財後,即可以避免投資人受制於理專,讓小資族可以花少少的錢能夠享受理財機器人的投資規劃。

然而銀行及投信投顧都有推機器人理財(或稱智能理財)模式,雖然一樣都是智能理財,也一樣都是挑選共同基金或ETF,但是銀行和投信投顧的智能理財相關規定如再平衡機制、投資標的以及收費等仍有些不太一樣。

第一:收費有差異─ 如銀行機器人理財是透過「指定用途信託基金」模式投資,因此,銀行都會依投資人庫存基金現值按比率收信託管理費或稱帳戶管理費,這筆費用或在每月從帳戶內扣或在投資人贖回基金時收取,然投信投顧所推出的智能理財則沒有該筆費用。

第二─是否自動「再平衡」:機器人理財推薦投資者適合的理財投資規劃,當因投資環境改變或者共同基金績效不如預期,當機器人偵側需要投資轉換標的之際,叫做「再平衡」(Rebalance)機制,有些銀行機器人可「主動」幫投資人轉換標的,但投信投顧相關規定限制,其機器人「再平衡」時只能「通知」客戶,若要轉換標的必須由投資人同意才可轉換,若客戶沒有同意轉換,還必須持有原本的投資標的。

第三投資標的不同:除北富銀是投資全球的ETF外,一般銀行智能理財投資標的都是銀行架上的境內外共同基金。至於投信推出的機器人理財都是連接自家的基金產品或代理的境外基金;只有基金平台連接架上多品牌境內外基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