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儘管事關重大,但央行官員的決策經常蒙上一層灰色面紗。對升息抱持異議的官員並不少見——如果經濟不妙,這些人可能搖身變為英雄——但少數派通常不是大聯盟球員,等到他們掌權,外界很難判斷其立場。這次被提名接班日本銀行(央行)總裁的植田和男就是一例。
部分媒體基於他的學術背景,把他形容作日版柏南克,柏南克是2006到2014年間的聯準會主席,帶領美國進入日式寬鬆政策的世界。然而,更有趣的也許是檢視植田數十年前在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的表現。具體而言,是他在2000年8月對日本央行錯誤解除零利率政策的看法,植田當時堅持投下反對票。
回頭看,這似乎很了不起的判斷,日銀那次升息正值世界經濟即將放緩,隔年很糗地反轉了政策。但那年夏末,解讀銀行考量發現,植田並沒有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只是覺得不急於推高借貸成本。他認為延遲決定的成本很小。再等一陣子,看看溫和的物價上漲能否持久,不是更好嗎?
會議紀要有他當時主張維持現狀的理由:「首先,最好再多花一段時間檢視股市的發展。其次,最優利率終於達到零附近的水準,但最好等利率明顯攀升至高於零。以及,第三,就通膨趨勢看,等待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他補充表示,對經濟形勢的看法與其他成員並無太大區別。」
這與眼下日本貨幣政策的辯論差不多。現有很多人敦促日銀趕快退出零利率,加入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正常化」行列,儘管也有一樣多的人擔心日銀的工作連一半都沒完成。2000年急於退出寬鬆政策,不耐煩的結果只造成了接下來20年又是零利率或更低。
日本央行總裁即將換人做,市場努力揣測接任者的政策立場。路透
時至今日,日本的薪資正往上走,但如果進口燃料和食品成本下降,恐不足以阻止通膨率回落到2%以下。過早採取行動的危險顯而易見——黑田東彥花了十年時間試圖推動通膨和工資穩定上漲,但收效甚微。想像一下,如果物價漲幅又下滑到接近零,再次從頭開始努力有多艱難。目前的薪資改善還是暫時現象,無法承受會導致企業和消費者再次勒緊腰帶的貨幣緊縮政策。
正如植田建議的那樣,再多等一段時間,情況很可能有所不同。經過近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眾人抱持的哲學也許也有了大改變。到4月,植田不會是孤狼,他將掌管一個龐大的機構,有幕僚協助他於形塑和制定政策,至少能夠超越黑田時代的爭論。畢竟他的口袋裡揣有2000年的異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