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救英特爾」太詭異 膝蓋想也知道!外媒戳破背後2大疑點
2025/02/15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有消息傳出,川普政府為了拯救英特爾,正積極撮合台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企業,未來在美國共同經營多座晶圓代工廠。然而,外媒質疑這個突如其來的傳聞相當奇怪,認為兩家公司合資建晶圓廠會引發商業與技術上的疑慮,並可能影響台積電的毛利率。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BairdBaird分析師Tristan Gerra引述亞洲供應鏈消息指出,美國政府正向台積電施壓,要求派遣工程師進駐英特爾的3奈米及2奈米晶圓廠,並促成雙方合資成立晶圓廠,由台積電營運,雙方共同持有。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合資企業還可能獲得美國《晶片法案》的補助。
科技媒體Tomshardware報導,儘管此傳聞尚未獲得證實,且就算合作案成真,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分析師Gerra的爆料看似合理,因為一旦計畫實施,英特爾的財務壓力將獲緩解,並可將重點轉移至晶片架構與平台解決方案,同時保留製造能力,與前執行長季辛格的策略相符。
報導也指出,此傳聞相當詭異,恐引發商業與技術上的疑慮。
技術上來說,台積電工程師並不熟悉英特爾有關EUV的製造流程與製程配方,因此調整任何事項的能力受限,或需要數個月時間才能適應。
此外,將台積電的製造技術轉移至英特爾工廠也具有挑戰性。儘管英特爾和台積電晶圓廠都採用EUV機台,但每個晶圓廠擁有其獨特流程,台積電認可的化學品供應商、配方、溫度控制、氣體流量等可能與英特爾不同,因此無法保證台積電的製程能有效複製於英特爾身上。
從商業角度來看,英特爾是台積電的競爭對手,台積電沒有理由協助英特爾改善製造技術,同樣地,與英特爾成立合資企業也無益,因為此舉可能會損害台積電的毛利率。
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的唯一可能解釋是,避免川普政府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此政策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在美國採用其3奈米與2奈米製程技術來生產先進晶片。
不過,實際上,英特爾在美國不太可能擁有足夠的EUV生產能力以滿足其產品,以及台積電客戶產品的需求。因此,正如《金融時報》引述相關產業分析師的說法,相較於合作,台積電加速在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採用3奈米與2奈米製程可能具有更佳的商業效益。
對英特爾而言,與台積電合作似乎不切實際。台積電工程師不可能協助英特爾改善3奈米與18A製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台積電似乎也沒有意願將其先進製程轉移到英特爾的其他工廠。
隨著地緣政治動盪,加上英特爾的財務困境,有關英特爾的各種傳聞層出不窮。然而,從英特爾與台積電的製程配方差異,到台積電沒有協助競爭對手的理由,使得外界對此合作的可行性產生質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