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國內房子公設比動輒34%,一個權狀30坪的房子,室內竟然不到20坪。許多人希望政府修法改為「實坪制」,連執政黨立委也喊出「改實坪制者,得天下」,然而內政部態度一向保留,只表示會進行虛坪改革,力求將公設比降至25%。
為什麼台灣不能比照國外,讓房屋買賣直接改為實坪制,政府有什麼難言之隱?
日本、香港都採實坪制
先看國外情況。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表示,現在除了中國大陸、澳門、台灣之外,其他國家包括日本、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美國、泰國等,房屋買賣計價都採實坪制,也就是只計算室內空間,不包含公共空間。
其中日本最徹底,房屋權狀資料上,雖然除了室內面積,也有陽台面積、公共空間面積,但只有室內面積計價,陽台、公共空間都不算錢。日本車位也幾乎不買賣,要用的人向管委會承租,租金收入則納入管理費。
香港本來也和台灣一樣,房子計價也包含公設,港人稱為「發水樓」,意思是房子像泡過水的乾魷魚一樣,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居住面積卻小得可憐。
由於香港房價連年高漲,2013年已到一坪一百萬元起跳,港人發出怒吼,港府於是在2014年將交易制度改為實坪制,規定所有一手、二手住宅銷售時均須提供實用面積,並按實用面積計算出每平方呎或平方米的價格給消費者。
台灣採實坪制 專家點名3大後遺症
實坪制是世界主流,國人呼聲也大,為何國內卻難以改變?
中華民國不動產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主要會有三大後遺症:
一是登記方式若全改,原有900萬戶謄本全部要翻新,全民資產縮水,政府稅收少掉三成,應該先受不了。
第二,計價方式若採一刀切,舊制不變,新制公設不能算錢,將造成市場價格混亂,購屋者弄不清新舊單價落差,無所適從。
第三,去除公設後,消費者難以稽核應有的公設標準,避難室、機電室、水箱、梯間、廊道可大可小,無從預知交屋後公設規格與建物品質,使得資訊更不透明,糾紛只會越來越多。
除了上述外,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建商蓋屋有一定成本,實坪制公設不計價,在總價不變下,單價勢必變高,如果民眾買單,那對房市沒有影響。
但是萬一民眾不接受,建商被迫降價,連帶二手屋房價也跟著下跌,現在首購自備款都是二成,只要跌二成以上,銀行手上擔保品就會變成溺水屋,到時恐怕就會引爆金融系統風險。
實坪制公設不算錢? 羊毛出在羊身上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表示,從香港經驗來看,改為實坪制之後,單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香港在2014年改制後,房價就大漲一波,一直到2016年因全球及中國大陸景氣低迷才出現回跌。
他認為,雖然實坪制可能讓單價上漲,但在所得增長有限下,總有拉不上去的時候,如果國內採用實坪制,由於公設不賣錢,建商就會少蓋一些消費者比較用不到公設,把重心放在實際可用的坪數上,賣一些比較紮實的產品。
大家房屋企研室總監郎美囡也認為,推動實坪制確有好處,民眾可以很清楚知道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房子,個人真正能用的到底是幾坪,單價是多少,而不用每間房子都要細看項目,甚至逐一拆算。
不過,她也提醒,國外實坪制,並非公設不算錢,而是把公設的錢算在室內坪了。國內若採實坪制,羊毛出在羊身上,希望把房價壓下來,機率並不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