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在台灣的專章中表示,台灣去年經濟相當有韌性,政府因應第一波疫情的行動相當迅速,因此讓銀行業在這份排行榜上表現不錯,不過今年從5月中以來,經歷了第二波疫情,可能對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字有些影響。
至於台灣的銀行,以第一類資本額計算的前十名變動不大,依序是中國信託、台灣銀行、兆豐、國泰世華、合作金庫、台北富邦、第一銀行、華南、玉山和土地銀行。
在今年的「整體表現」(overall performance)評比中,以國泰世華排名最前面,中國信託反而落在第十,不過分數差距沒有太大;以第一類資本計算排名第五的合作金庫,整體表現則排第四,在「營運效率」和「流動性」項目都拔得頭籌。
《銀行家》在聲明中表示,去年全球銀行業的獲利因新冠肺炎疫情大受打擊,在2020年底時,稅前獲利年比萎縮18.8%,但獲利力卻比2007-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更好。例如2009年統計時,全球銀行的稅前獲利與前一年相比銳減逾85%,美國銀行業的獲利更是蒸發了181%,總計虧損逾900億美元,英國也少了160%。但最新這份資料顯示,過去這一年美國銀行業者的獲利僅比前一年少了31.5%,且還有1,727.8億美元的稅前獲利。
此外,全球千大銀行的第一類資本額去年達到9.9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總資產也成長16%,達到148.6兆美元;存款增加17%,成為93.9兆美元。
《銀行家》也提到,中國大陸依舊是世界銀行業的成長引擎,不論是第一類資本或總資產,都持續成長。今年進榜的大陸銀行共有144家,雖比美國的178家少,但陸銀的第一類資本幾乎是美國銀行的兩倍。中國工商銀行今年連續第九年高居全球最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則分居二、三、四名,今年已是這四家銀行連續第四年占據排行榜前四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