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本年度金融研訓院新課程來囉,請參閱: 課 程搜尋 | 台灣金融研訓院 *********** 媒體訪談: 1. 中廣流行網「理財生活通」 :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 PM 1:40~3:00, 2. 壹電視「年代向錢看」 :每星期四、五 PM 9:00 ~ 10:00 3....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川普關稅開鍘!資金逃入債市,「投資等級債」3大策略一次看

評析:當下連黃金都重挫的情況下,債市確實成了市場極少數明燈之一!只是怎麼買,買什麼?就是學問了。

以整體數據來看,美國公債表現明顯優於投等債(避險效果自然公債優於投等債);以天期來看,長債平均優於短債(預期降息,長債自然比短債更會漲),都有符合當下市場狀況與預期。原因當然是基於避險,以及預期降息機率上升。

避險需求就不用多說了,根據FedWatch最新預測來看,預期今年降息次數已多達4次(4碼),預期6月會降息的機率更已高達近95%。甚至提前到5月就降息的機率也已近4成。

不過要留意的是,殖利率倒掛又加劇了!!美國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來到4.253%,但10年期卻只有3.999%,最低甚至來到3.86%。顯示投資人覺得短線風險高,多以長債做避險。但以波段跌幅來看,2年期卻又是最多的,殖利率已連七跌(意謂價格連七上漲)!!

下圖為殖利率曲線,深藍色是當前情況,橘色為一個月前,藍綠色為一年前。越往右,意謂期限越長。(圖表來源:Trading View)


因此長債是否一定就會比短債好?就要看短期或長期觀點,以及接下來的市場變化來定了。簡單來說,市場若持續惡化(例如多國紛紛對美國實施報復),則短債相對風險較大。反之,若市場最壞就是這樣了的話,那短債殖利率有機會大幅修正(加速下滑),短債則更有賺頭。

川普關稅開鍘!資金逃入債市,「投資等級債」3大策略一次看
遠見雜誌 廖君雅 2025年4月5日 週六 上午12:55

美國關稅大刀無差別揮向各國,加上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全球資金正悄悄轉進債市避風。而台股近日重挫、力保2萬點之下,投資等級債券相對逆勢吸金,為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4/2對全球各國展開對等關稅計畫,尤其對中國與主要國家祭出新一輪高關稅,投資人信心大幅下滑。


截至3月中,全美已有高達235億美元資金轉進投資等級債市。這波「棄股買債」潮,在台灣市場同樣明顯。集保結算所資料顯示,3月以來,具有穩定配息與安全收益特性的BBB級投資等級債ETF中,新光00970B、統一00966B、元大00968B三檔受益人數逆勢成長,分別增加7.8%、5.7%、5.6%。在台股3/31單日重挫逾3.5%之際,這三檔ETF卻同步上漲超過0.8%,資金追價力道強勁。


觀察今年初至3月27日止的各類資產表現,漲幅領先的是美國10年期公債,上漲1.73%,緊隨其後的是美元計價的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漲幅達1.59%。該表現不僅優於非投等債,更明顯勝過呈現負報酬的美股標普500指數與羅素2000小型股指數,顯示川普關稅政策升溫已使全球投資人避險情緒明顯上升。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數月下滑,企業獲利預期趨於保守,使得機構法人如保險業與退休基金等,更加傾向布局兼具安全與收益特性的BBB級投資等級債。從近幾週持續流入該類資產的資金動能可見一斑。


由於川普近期的發言進一步加劇股債市波動,市場對通膨與經濟衰退的憂慮未見趨緩。在此氛圍下,投資人選債邏輯也逐漸轉變,由過去偏重資本利得,轉為追求每月穩定現金流,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與心理壓力。


雖然川普聲稱未來關稅政策具彈性,並非僅針對所謂的「骯髒15國」,而是擬對全球貿易夥伴施行對等關稅,市場恐慌情緒已悄然蔓延,賣壓開始湧現。

儘管美國聯準會3月按兵不動,但利率點陣圖顯示,2025年至2027年將持續降息,市場預期最快年中開始啟動降息循環。根據高盛3月報告,美國未來12個月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為20%,雖然低於去年高點,但市場情緒已由「通膨憂慮」轉為「增長疑慮」。


在此背景下,資金轉向穩健收益標的,帶動美國公債及投資等級公司債買氣升溫。彭博數據顯示,僅2025年第一季,全球債券型基金就吸金逾1200億美元,創下近兩年新高。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20年期以上BBB投資級美元公司債ETF(00982B)基金經理人洪慧珊指出,降息初期通常是長天期債券價格的甜蜜點,特別是票面利率達5.5%以上的BBB級債,殖利率可達6%以上,具備價格與收益雙重優勢。


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數月下滑,美國民眾對未來收入與就業預期創12年新低,也進一步加深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對投資人而言,穩定月配、波動度較低的債券ETF,正逐漸成為核心資產配置的首選。 在利率高檔盤旋之際,債券投資的吸引力正快速上升。


從三大面向觀察,債市又再度成為資金新避風港:

一、高利息環境提供穩健收益: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長期維持在4%以上水準,遠高於疫情前平均水準。投資等級公司債、短天期公債皆能提供4~6%的年化報酬,對退休族、保守型投資人具吸引力。

二、經濟轉冷推升資本利得空間:

隨景氣放緩、企業盈餘壓力上升,股市震盪風險升高,相對之下,債券價格在利率下行預期下具備上漲潛力。過往經驗顯示,當聯準會轉向降息周期,債市報酬可達雙位數。

三、全球央行政策轉向有利債市:

歐洲央行與加拿大央行均釋出可能提前降息訊號,聯準會也可能開啟降息循環。根據CME FedWatch工具,市場預估2025年第二季起將開始降息,這將進一步帶動債市資產價格走升。


註:配息率是按照最近一次的配發金額所換算的年化配息率|整理:廖君雅

投資人如何布局?三種債券策略一次看懂

利率高檔盤整期間,債券價格處於相對低點,若美國正式進入降息循環,債券價格反彈空間將擴大。根據歷史經驗,每當聯準會進入降息周期,債券市場平均可望出現6~12%的資本利得。

但面對充滿變數的總體經濟與政策風險,投資人不妨從以下三種債券策略切入,靈活掌握報酬與風險平衡:

1. 短天期公債:高殖利率+抗震

鎖利同時保留彈性,適合對利率仍具不確定性持保留態度的投資人。短債殖利率高、價格波動低,可在未來政策轉向時快速調整資產配置。

2. 投資等級公司債:年化配息率約5.5%至6.4%

收益與安全兼顧,選擇具備良好信用評等的大型企業債券,提供相對穩定的票息收益,適合中長期布局,對退休規劃與資產穩定成長有幫助。

根據Bloomberg數據,BBB級債券在過往降息周期中,報酬表現優於AAA級債與美國公債,兼具收益與抗震。以新光00970B、統一00966B、元大00968B為例,4月預估年化配息率均在5.5%至6.4%之間,且票息表現穩定,適合希望穩定現金流的小資族與退休族。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推出的00982B則聚焦20年以上長天期BBB債,追蹤ICE美元債指數,涵蓋英特爾、甲骨文等百餘家企業,票面利率平均5.51%,設有收益平準金與月配息設計,提供投資人穩定收益來源。

新光BBB投等債20+ETF(00970B)經理人劉恆誌表示,第二季全球政經詭譎多變,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成為市場最大變數與風險,唯聯準會最新利率點陣圖來看,預估2025年在6月、9月及12月分別有機會維持降息。

在降息趨勢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搭配美國製造業回流,投資人仍可以適度考慮加碼美國長期投資等級企業債券,建議可以觀察投等債ETF的「殖利率」、「票息率」與「配息穩定表現」等,列為長期投資債券商品的重要評估,篩選出適合自己長期存債領息的投資定心丸。

3. 債券ETF與多元配置基金:分散風險首選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可透過債券ETF或債券型基金快速進場並分散風險。例如涵蓋美債、投資等級債與高收益債的混合型基金,有助平衡報酬與潛在風險。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ETF(00725B)基金經理人李育齡就指出,該檔ETF追蹤彭博10年期以上BBB債指數,排除中國與次順位債,降低違約風險,且成分債涵蓋通訊、能源、科技、醫療等產業,超過200檔標的分散投資,抗震能力更強。其存續期為11.89年,介於中長期之間,能平衡收益與利率敏感度。


總體而言,不少投資人將債券ETF作為資產配置定心丸,由於兼具穩定配息、高殖利率與風險分散的特性,債券ETF正成為資金轉進的避風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