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本年度金融研訓院新課程來囉,請參閱: 課 程搜尋 | 台灣金融研訓院 *********** 媒體訪談: 1. 中廣流行網「理財生活通」 :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 PM 1:40~3:00, 2. 壹電視「年代向錢看」 :每星期四、五 PM 9:00 ~ 10:00 3....

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

陳立武接英特爾CEO!晶片四本柱華人制霸

評析:應該把台積電的魏哲家也放進去成晶片五本柱!

不單是華人制霸,甚至可以用閩南語開全球半導體高峰會了!😆

陳立武、陳福陽都是馬來西亞的福建華人,閩南語都很流利(從他們的英文姓名拼音是用閩南語拼音就知道),黃仁勳、魏哲家就不用多說了。大概只有雖在台南出生,但很小就移民美國的蘇姿丰不會講閩南話,不過還有美超微的創辦人梁見厚是嘉義竹崎人,台語也相當流利。😀😀😀

若以畢業學校來看,MIT(麻省理工學院)大概就是制霸半導體業的霸主!陳立武、陳福陽、蘇姿丰、張忠謀...都是MIT畢業,顯示MIT學生不但會念書、會研發,經營事業也是一流的!附帶一提,2022年麻省理工學院奈米科技中心的新大樓還以蘇姿丰命名(Lisa T. Su Building)!!

陳立武接英特爾CEO!晶片四本柱華人制霸
2025.03.21 13:53 工商時報 李正傑 洪偉峻
隨著AI的浪潮來襲,除了台積電之外,各家晶片巨擘也紛紛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近期陳立武接任英特爾CEO,市場視其為英特爾的救星,這位華人儼然成了一個話題人物,然而若仔細觀察,除了英特爾之外,其實諸如輝達、超微和博通等頂尖企業的CEO也是倍受關注的華人,究竟這四大公司的CEO都有哪些能耐,從而成為對晶片產業來說不可小覷的大人物呢?

陳立武何許人,能收拾英特爾爛攤?

懸缺3個多月,英特爾(Intel)於3月12日宣布新任執行長由前董事會成員陳立武(Lip-Bu Tan)回鍋接任,消息宣布當天,英特爾股價盤後大漲逾10%,隔天收盤再飆15%,接連2天迎來「執行長行情」,市場將其視為「救世主」,寄望他能帶領英特爾東山再起,實現「美國製造」的大夢。

陳立武出身馬來西亞華人家庭,可算是半導體界的老將,1984年起擔任舊金山創投公司Walden International董事長,期間曾投資台灣、大陸等地多家科技新創,並任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軟銀集團董事,同時也是Credo Technology Group和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董事會成員。


陳立武於2009年至2021年任職英特爾供應商、晶片設計商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執行長期間領導公司進行變革,並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企業文化轉型。益華電腦的營收在他擔任執行長期間翻倍成長、營益率提升,期間股價漲幅達逾32倍。


2016年陳立武獲得「張忠謀博士模範領袖獎」,2017年被分析公司Relationship Science評為科技業人脈最廣的高階主管,權力分數達到滿級的100分,2022年陳立武又獲頒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Robert N. Noyce大獎,也是半導體業的最高榮譽。


陳立武於2022年9月加入英特爾董事會,去(2024)年8月傳因與基辛格理念不合而辭去英特爾董事,而在基辛格去年底「被退休」後,陳立武一直是熱門繼任人選,路透報導,英特爾董事會曾探詢他是否有接任執行長的意願。

針對外界高度關注英特爾是否分拆晶圓代工業務一事,陳立武在上任前的致內部員工電郵中表示,「在我的領導下,英特爾將是一家專注於工程的公司。我們致力恢復英特爾身為世界級產品公司的地位,將自身打造成世界級晶圓代工廠。」


Raymond James分析師帕裘里(Srini Pajjuri)指出,陳立武是否會將代工和晶片設計業務分拆仍是未知數,若不採分拆措施,英特爾必須證明能生產更優良的產品。Moor Insights&Strategy首席分析師薩格(Anshel Sag)表示,「英特爾需要他這樣的人才,為公司帶來穩定和經驗,這就是我相信英特爾堅持任命他,並持續發展代工與產品業務的原因。」


DIGITIMES分析師陳澤嘉認為,英特爾料將延續拆分晶片設計與製造部門策略,此舉有助於增強晶片設計部門營運彈性。若能確保生產彈性與產品上市時程,將有利於英特爾鞏固晶片競爭優勢,重拾晶片營收成長動能。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說,感覺陳立武是來分拆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

輝達黃仁勳穩坐AI教主地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成為「AI教父」之前,已經靠著圖形處理器(GPU)打響名號,在遊戲圈稱霸,有如「神」一般的存在,然他的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從「瀕臨破產」開始。

出生在台灣台南的黃仁勳9歲的時候移居美國,大學畢業後經歷AMD微處理器硬體工程師、巨積(LSI Logic)核心硬體設計總監的工作,1993年與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創辦了輝達,由他擔任CEO,開始投入一個不存在的技術與不存在的市場,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創造技術的同時也創造市場,也就是黃仁勳口中「0億美元市場」的遊戲產業。

輝達開發的前2款產品NV1、NV2晶片並不成功,自認為優秀的NV1晶片市場反應慘澹,讓輝達幾乎破產,只能裁員求生,在找到紅杉資本注資後才勉強撑下去。

接著,輝達在與遊戲廠商SEGA合作開發NV2晶片則是走錯了市場方向,面臨到做不出來破產,或是做出來後破產的窘境,黃仁勳此時大膽的跑去SEGA跟CEO入交昭一郎提議,希望SEGA能解除合約,但能資助他500萬美元繼續開發產品,讓黃仁勳驚訝的是,這項有違常理的提議入交昭一郎居然答應了,而這筆資金幫輝達度過難關,在1997年推出了RIVA 128 NV3,這項產品贏得市場青睞,讓輝達鹹魚翻身。

1999年輝達掛牌上市,推出RIVA TNT2和NVIDIA Vanta兩大處理器產品,發表全球首款GPU GeForce 256,這是世界第一款可編程加速器。2000年,一直想邊緣化輝達的微軟選擇GeForce為Xbox的GPU,輝達不只從微軟的虎口中活了下來,還打敗了微軟。

2006年輝達推出CUDA,適用GPU的通用程式設計介面,使用者可用輝達GPU進行繪圖處理以外運算,獲得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廣為運用,要知道,在2012~2015年人工智慧晶片市場規模幾乎為0,黃仁勳再次投入「0億美元市場」,輝達也在2018年發表全球第1個AI晶片「Jetson Xavier」。

隨著ChatGPT為人工智慧開啟全新的賽道,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全力投入AI大模型的訓練,資本支出以千億美元計,不約而同均採用輝達的GPU晶片,一時間輝達的產品成了當紅炸子雞,有錢還買不到,讓輝達成了「AI 時代的黃金挖土機」,連續數季營收、獲利翻倍增,財報足以撼動整個資本市場,2024年11月,輝達市值突破3.6兆美元,拉下蘋果登上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黃仁勳的身價也突破千億美元,成了名符其實的「AI教父」。

半導體女王超微CEO蘇姿丰

擔任超微(AMD)主席和行政總裁的蘇姿丰出生於台灣,她在3歲與父母移民至美國,自幼便對理工科目有所興趣,最終於求學階段取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在畢業後蘇姿丰先是成為德州儀器的技術人員,並曾擔任IBM半導體研發中心的副總裁,2007年則加入了飛思卡爾半導體,並成為該公司的技術長。


擁有晶片、半導體等專業知識的蘇姿丰在2012年選擇加入瀕臨破產的AMD,當時的AMD還在和收購 ATI後的財務窘境及勁敵英特爾的夾擊中掙扎,在蘇姿丰擔任AMD的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期間,微軟、索尼開始選擇在自家遊戲主機中使用AMD晶片的晶片。2014年蘇姿丰被AMD任命為CEO,她開始逐步將公司分散於不同產品的精力聚攏至遊戲、數據中心和沉浸式平台等面向,並就此帶領AMD開啟新的篇章。


隨著蘇姿丰的藍圖規劃,Ryzen系列CPU的發表使AMD開始縮小與英特爾的距離,顯示卡業務也跟著水漲船高,和格羅方德解約與台積電簽訂的代工協定更讓AMD的CPU發揮出領先對手的優勢。最終,蘇姿丰帶領AMD持續專精CPU、GPU等產品的努力迎來了AI浪潮,從蘇姿丰擔任CEO至今已超過10年,AMD的股價攀升程度驚人,由早先的2美元附近漲到超過100美元,漲幅足足有3,700%之多,蘇姿丰對AMD的戮力就跟她本人得到的獎譽一樣不勝枚舉,2024年《時代雜誌》將蘇姿丰評為年度最佳執行長。

「併購大鱷」博通CEO陳福陽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博通CEO陳福陽,年輕時因學業優異因而得以赴美國深造,除了擁有麻省理工的工程學位,他也是哈佛商學院碩士,同時兼具理工背景、財務管理與企業經營等。在畢業後陳福陽曾到過通用汽車和百事可樂等知名企業擔任財務高管,最終於1992年進入康懋達服務(Commodore)擔任公司副總裁,他在科技業的生涯就此伊始。

2006年陳福陽被私募基金相中,受邀出任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的總裁及執行長,在針對多家業者進行一系列的收購與整併後,2016年安華高併購了營收比其要大上1倍的博通,同時保留了博通的名號。


在接連不斷的併購下,博通成為全球前五大半導體廠,被視為是併購大鱷的陳福陽2018年時曾想併購IC設計大廠高通(Qualcomm),但最終在高通董事會、時任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下被迫喊停。即便如此,陳福陽仍未就此放棄併購,而是將目光轉向諸如賽門鐵克和威睿等軟體公司,此舉也讓博通繼半導體公司後,身上又多了一個軟體公司的標籤,外界分析此舉有助於提供具高毛利的現金流。

數次的併購讓博通已在網路晶片和ASIC晶片等領域佔據著領導地位,當輝達還在發金鏟子的財時,博通已開始瞄準欲降低對輝達依賴的自研AI晶片尋求者。與其它企業CEO相異的是,被「聘僱」為博通執行長的陳福陽至今對博通的持股比率不到1%,然而,他的薪資卻可達到近1.62億美元,比第二名的蘋果執行長庫克還多了將近1億美元,足見公司股東與董事會對其能力的器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