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昨天(3月1日)日股再創歷史新高,日經225指數最高來到39990.23點,距4萬點差不到10點了!!
本文作者顯然不懂日本經濟,甚至連經濟數據都不會看,才會說出「日本經濟失速,製造業前景持續惡化」,可笑之至!!
首先,日本去年全年GDP成長1.9%,還高過2022年的1%,也比台灣、韓國、新加坡去年的GDP年增率都還來得高!!
其次,說日本去年Q3、Q4「陷入技術衰退」,那是從季增年率來看,若從國際常用的實質年增率來看,日本去年Q3、Q4分別是1.7%與1%,完全沒有衰退的問題!類似的情況美國也發生過,2022年Q1、Q2美國也曾出現連兩季季增年率負成長,當時也有人質疑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美國政府出來反駁,事實證明美國政府是對的!因為當時美國實質年增率分別是3.6%與1.9%,當然沒有衰退的問題!!
其三,說去年日本GDP總額輸給德國,落居全第4。作者難道不知前年日本GDP還贏德國,怎可能去年日本成長1.9%,德國衰退0.3%,結果日本卻反而輸德國了!?想也知道不合理!原因就出在因為全球GDP總額都是用美元在衡量,但2023年日圓對美元貶值7.59%,歐元兌美元卻逆勢升值了3.12%,一來一往就差了10%多,這才是為何2023年日本GDP反而輸德國的原因,根本沒有「日本經濟失速,製造業前景持續惡化」的問題!!
如果日本經濟真的這麼差,日股還狂漲,那日股投資人豈不都大有問題?可能嗎!?想也知道不可能!!以實際數據來看,截至3/1,即便已經漲了這麼多,日經225指數本益比依然只有16.8倍。相較之下,道瓊指數本益比27.2倍,那斯達克100更已達33.02倍,標普500也有22.85倍。而且日經225指數對應的成分股平均收益年增率達到9.4%(標普500僅2.85%,去年Q4也僅4%),大家還會覺得「日本經濟失速,製造業前景持續惡化」嗎!?
至於製造業持續不振的問題,對日本經濟影響其實非常有限。製造業佔日本GDP 20%不到,服務業才是大宗,占比超過70%。服務業一片大好,又何必擔心日本經濟會有問題。事實上,美國與歐洲的製造業PMI也分別持續16個月與20個月低於50,這顯然是全球性的問題,而非只有日本!
連這些基本至極的經濟常識都不懂,還想要出來評論,唉...
華爾街見聞 03-01 日本經濟失速,製造業前景持續惡化,股市卻逆勢飆升,日股的這輪多頭市場靠的是什麼?
3月1日,日股再度發力,日經225指數盤中上漲2.1%,至39990.23點,再創歷史新高,逼近4萬點關口;日本東證指數漲1.1%,至2709.42點,逼近歷史高點。今年迄今,日經225指數年內累漲近20%,日本東證指數年內累漲近14%。
但在日股不斷突破歷史新高之時,衡量日本製造業活動的關鍵指標卻跌至三年多來的最低水平,日本商業環境正在惡化。
3月1日,標普全球報告稱,日本2月Jibun製造業PMI初值由上月的48跌至47.2,為2020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是該指標連續第九個月低於榮枯線50。
標普全球分析師Usamah Bhatti在報告中指出,新訂單大幅下降導致生產活動急劇放緩:
「日本私部門經濟在年初略有改善,但在2月又開始惡化,商業活動普遍停滯,企業的樂觀程度也是自2023年1月以來的低點,反映出對未來產出的樂觀情緒下降。 」
穆迪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日本製造業的前景似乎「極具挑戰性」。該機構強調,近幾個月來,全球對日本商品的需求大幅放緩,同時日本國內需求疲軟導致日本製造業下挫。
同時,從日本經濟實際成長率來看,日本GDP3季縮小3.3%後,4季GDP再度減少0.4%,意外陷入技術衰退。根據日本內閣統計的數據,2023年日本名目GDP為59兆日元,約合42,106億美元,低於德國名目GDP44,561億美元,排名從世界第三跌到第四的位置。
此外,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重申鴿派立場稱“我們需要確認薪資-通膨正循環是否會啟動並加強”,日元走勢疲軟,美元兌日元跌破150,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日本經濟面臨的窘境。
華爾街投資普遍認為,日股的漲勢在很大程度上受企業獲利前景、日元走軟以及日本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撐,並未受到日本經濟失速的影響。
盛寶資本市場(Saxo Capital Markets)的策略師Charu Chanana認為,英偉達的財報成為日股創下歷史新高的催化劑。從美國經濟韌性到企業改革的順風,再加上日元疲軟,日本股市將繼續成為一個宏觀與動能相遇的投資故事,“離本輪峰值還很遙遠。”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本輪日股上漲最大的動力來自於企業治理改善,而這一因素或許將在今年繼續利好日股走勢,如果日本企業實現更高的資本效率,其估值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報告指出,由於日本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日本企業的利潤率持續上升到歷史高點。對日企的獲利預期也顯著改善。同時,海內外資金持續流入,推高日股估值,自2023年初至2024年2月中旬,外資總計淨流入超過550億美元,是2014年以來最快速度。
從估值角度來看,日本股市的估值仍然較低,這與1989年截然不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在34年前的上一個高峰時期,日本股市總市值佔全球股市的37%,超過了美國的29%。
而在這佔比僅6%,日經指數總市值為680億日元,低於蘋果和英偉達的總和。路孚特的數據顯示,以最常用的估值指標-股市遠期本益比來衡量,該指標在泡沫時期曾超過50,而目前日經指數的遠期本益比為20.5,納斯達克指數為25,標普500指數為20.4。
本輪大漲後,37%日股上市企業的交易價格仍低於其帳面價值。而標普500指數中只有3%的股票交易價格低於帳面價值。斯托克歐洲600指數的同類比例也僅為五分之一。理論上,這意味著如果未來這些企業經營得當,就有上行潛力。
日元長期疲軟也支撐了日本出口企業股票的表現。分析指出,受惠於日元疲軟、美國經濟韌性、通膨等因素,當前日本大型和中小型企業利潤都處於創紀錄的高水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