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訂單破千架 600+架由金融租賃公司包辦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5 11:40中國國內三大航空公司東航、南航、國航近日發布的 2024 年度財報再次將國產大飛機 C919 推向鎂光燈下,三家公司合計營運 C919 機隊規模達 16 架,逾半透過融資租賃形式落地,這一模式不僅緩和航空公司的資金壓力,也折射出國產大飛機產業化進程中的金融創新與產業鏈協同。
作為全球首家 C919 營運商的中國東方航空 (00670-HK) 年報顯示,該公司的機隊規模已增至 10 架,累計執飛航班超 6500 班。值得注意的是,這 10 架飛機中有 6 架透過融資租賃方式持有。南航與國航則分別交付 3 架 C919,且全部採用租賃模式。這意味著,在交付的 16 架 C919 中,9 架由金融租賃公司提供資金支持。
業內人士表示,融資租賃模式有效降低公司初始投入成本,使其能更快接收新機型並投入運營,這種輕資產運營方式尤其適合國產大飛機推廣初期,既能保障航司現金流,又能加速國產飛機市場化進程。
C919 的訂單熱潮中,金融租賃公司扮演了關鍵角色。公開資料顯示,僅東航租賃、招銀金租、工銀金租等機構便為東航提供 6 架 C919 的融資支持,南航的 3 架 C919 則分別來自交銀金租、工銀金租和南航租賃。
早在 C919 研發階段,金融機構就已提前佈置。2010 年珠海航展上,國銀金租便簽署 50 架啟動訂單,工銀金租更是連續追加訂單,累計持有 100 架 C919,成為目前最大單一採購方。
根據媒體統計,中國商飛收到的約 1500 架 C919 訂單中,超過 600 架由金融租賃公司或融資租賃公司認購,涵蓋交銀、工銀、招銀、平安等數十家機構。
某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看好國產大飛機的長期潛力,C919 的規模化交付不僅帶來穩定的租金收益,更將推動中國航空製造業升級,形成「研發 - 製造 - 營運 - 金融」循環。
C919 的快速落地,離不開政策層面的強力支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並將商業航太、低空經濟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中國金融監理總局同步推出政策,明確鼓勵金融租賃公司參與國產航空器、引擎的融資業務。
專家指出,租賃模式本質上是為實體經濟輸血。透過融資租賃,金融資本得以精準對接高端製造業需求,既緩解航空公司資金壓力,又為製造商提供持續訂單,形成良性循環。
儘管訂單火爆,C919 仍面臨國際認證、核心技術自主化及市場競爭等多重考驗。目前,C919 核心零件仍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不到 60%。此外,波音、空中巴士等巨頭在寬體機市場的地位,也對 C919 的全球化佈局構成挑戰。
但中國商飛相關負責人表示,差距正是機會所在。隨著租賃模式的成熟和金融支持的深化,國產大飛機有望在全球航空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未來,C919 的衍生機型如加長版、貨機等將陸續推出,進一步拓寬應用場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