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 媒體訪談: 1. 中廣流行網「理財生活通」 :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 PM 1:40~3:00, 2. 壹電視「年代向錢看」 :每星期四、五 PM 9:00 ~ 10:00 3. 三立iNew「Catch 大錢潮」: 每星期六、日 ,PM 9:00...

2019年7月21日星期日

日本選舉,年輕人為何不去投票?

評析:民主政治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民眾有投票權,但弔詭的是,越是民主國家,投票率卻越低!像美國、日本投票率向來都只有50幾%(東京都甚至只有30幾%)。英國看似比較高,有近70%,但英國的制度是以有登記(符合資格且想投票的,要在選前12個工作天前事先登記)的選民來計算投票率。不想投的,連登記就都不會去了。主要民主國家中,大概就德國投票率比較高,可以超過75%。

年輕人不想投票,是好是壞?自己解讀囉...

日本選舉,年輕人為何不去投票?
日經中文網 2019/07/19 

       日本的國政選舉中,年輕人的投票率持續低迷。為什麼年輕人不去投票呢?通過採訪和民間調查可以看到,除了「不關心政治」、「沒時間」等理由外,還有「全是面向老年人的政策,政治不關注年輕人」及「希望改成方便去投票的機制」等。年輕人投票率低下的背後,似乎還有政治不關注年輕人、離年輕人越來越遠等原因。

       「不知道選哪個候選人好」,東京都內私立大學的一名女生(21歲)不關心參議院選舉,打算棄權。2017年眾議院選舉時,她在候選人的主頁上查看了他們的競選承諾,但是「看不出與自己目前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無法作為參考」。

       同一所大學的一名男生(21歲)表示「投票日那天我有事走不開,也沒有時間提前投票」。平常的日子這名學生忙於上課、參加社團活動和打工,無法在投票站關門前回來。他表示,「如果能在晚上或者大學附近投票就好了」。

       在日本的國政選舉中,20~29歲人群的投票率低迷,連續6次只有30%水平。20歲以下的投票率也呈下降傾向,2016年參議院選舉中首次將選舉權年齡降低至18歲,當時18~19歲人群的投票率為46%,但在2017年眾議院選舉中則下降至40%。

     
日本財團5~6月在網上面向1000名17~19歲年輕人實施的調查顯示,18歲以上受訪者的49%回答「會去為參議院選舉投票」、35%回答「尚未決定」,15%回答「不去投票」。

      關於不去投票和尚未決定的理由(自由回答)包括「住民票(註:類似於中國的戶口簿)沒有從老家遷過來」、「沒時間」、「沒有支持的候選人」、「不瞭解政治和選舉的信息」、「麻煩」以及「沒興趣」等。

針對年輕人投票率低的情況,日本岡山大學公共經濟學教授岡本章認為快速加重的少子老齡化是原因之一。他指出,日本社會中「老年人所佔比重提高,結果很多年輕人因自己的意見無法被採納而放棄投票,結果老年人1票的份量就變得更重,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政策向投票率較高的老年人傾斜的政治被稱作「銀髮民主主義」,被指出存在弊端,尤其在社會保障領域支撐財源的年輕人的意見難以反映到政策中。

日本國會議員就選舉與年輕人交換意見(資料圖,東京都澀谷區)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年輕人去投票呢?日本財團通過調查獲得了「應該釋放出政治轉向年輕人的信號」、「各政黨應該提出面向年輕人的競選承諾」等意見。還有聲音要求應對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引入網上投票,在便利店或車站設置提前投票站以及實施兩日製投票日的聲音。

      岡本教授提議引入「不同世代選舉區制度」。按不同年齡段人口的比例分配議員數,選民從同年齡段的候選人中決定投票對象,「這樣一定會向國會推選年輕代表,因此會成為年輕人投票的動機」。

       為政黨建言獻策的「日本年輕人協議會」的代表理事室橋祐貴指出,「政治家與年輕人的接觸點較少,政治成為遙遠的存在」。在注重政治中立性的學校,不談論具體的政治話題也成為背景之一。其表示,「讓學生理解各種意見很重要,而不是什麼都不告訴學生。需要建立消除年輕人政治過敏的機制,例如政治家走向校園與學生交換意見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