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 媒體訪談: 1. 中廣流行網「理財生活通」 :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 PM 1:40~3:00, 2. 壹電視「年代向錢看」 :每星期四、五 PM 9:00 ~ 10:00 3. 三立iNew「Catch 大錢潮」: 每星期六、日 ,PM 9:00...

2016年10月24日星期一

一台車開16年 國人換車意願低

評析:換個角度想,台灣大眾運輸越來越便利,幾大城市都已有捷運,南北交通有高鐵,自然降低了汽車的使用機率(像版主就是這樣,現在一週頂多動一次車子)。加上租車也用來越方便且便宜,使用頻率不高的;自然就不會想頻頻換車。

說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買車也不見得對。記者沒見到滿街的雙B(或其他高檔品牌)的入門車滿街跑,車主十之9.9都是年輕人!一些收入還可以的年輕人,見房價太高買不起,乾脆買台車來趴利趴利。而且買房沒幾個人會看到,但買車卻可到處炫耀,因此台灣年輕人買這些高檔車的入門車的比例,搞不好全球最高!台灣街頭上雙B等高檔車很明顯兩極化,要不就是入門款,要不就是高檔系列。但在其他國家很少見到雙B等高檔車的入門車。

一台車開16年 國人換車意願低
工商時報2016年10月24日 04:10 陳信榮/專題報導

台灣車愈開愈老,國內車廠愈來愈煩惱!根據車商最新的調查,國人換購新車時前車車齡,今年已經來到史上最老的16年,在換購占比超過8成的台灣新車消費市場,意味車子愈來愈難賣。

目前台灣馬路上有超過700萬輛車在跑,但驚人的是,有過半的車已上路超過10年,20年以上的高齡車還有至少百萬輛;網民每天在吐槽「馬路三寶」的不當用車行為時,這些耗油、高汙染,且安全性較低的車開在路上,難道不是「第四寶」嗎?

看在車商眼裡,車輛使用年限逐年拉長的原因,除了因造車工藝品質提升這一點,值得慶幸外,其他原因都讓車商很煩惱。

車商分析,台灣逐漸步向高齡化社會,和美、日等先進國家一樣,汽車駕駛人年齡逐年提高,加上少子化的趨勢,更加劇此一現象;汽車駕駛人高齡化,也影響到購買新車熱情,「車子還能動、還很好開」,就不願換車。

但車子隨物價、安全環保法規加嚴、原物料成本變動等因素,也愈來愈貴,看在老車主眼裡,「新車怎麼這麼貴!比我那時候買的還貴出一大截!」對換購新車更為退縮。

車商點出另一大隱憂,就是年輕人不買車。戰後嬰兒潮世代,買車是拚鬥成就的指標之一,許多人都在裕隆Cefiro國產化的時代,買下人生第一輛豪華轎車;但對新新世代的年輕族群而言,買車並非必要,可以搭捷運、坐公車,一樣可以達到移動的需求,談網路3C產品可能比聊汽車有趣。

新車每2年一小改、每4年一大改,就是抓準過去消費者平均每4~5年換車的需求,但近年來,台灣人換購新車的年限,卻一路拉長,自2010年突破10年後,還持續向上堆疊,2014年更來到14年,今年更一舉推升至史上最老的16年。

不過車廠主管分析,國人換購新車年限,去年原本已微降至13年,今年卻突然「爆老」至16年,應該與政府推出汽車舊換新、提供貨物稅減免5萬元的優惠政策有關,促使更多老車、古董車車主進場換車,預料明年換購新車的年限將會明顯下降,至舊換新政策落日的2020年將會出現另一波「爆老潮」。

台灣老車占比居高不下,歸根究柢就是老車缺乏「強迫退場機制」,沒有罰則、擁車低付擔的情況下,讓許多人寧願繼續將就著開,讓台灣車輛數每年不斷向上堆疊,「建設再多高速公路、畫再多停車格,也追不上車輛的成長速度,無怪乎到哪都塞車、都找不到地方停車!」

以鄰國日本為例,針對5年以上老車,逐年加重稅負,迫使車主淘汰老車;新加坡則是從用車證(車牌)下手,每10年一標,在車牌比車貴的環境下,願意付出高昂代價為老車申請延長用車證的比率自然不高,間接達到加速淘汰老車的成效。

相較於新車,老車容易「顧路」,安全性、環保、油耗表現都不若新車,國內車廠業者建議,政府要解決老車問題,應該要有蘿蔔、也要有棍子;今年端出舊換新貨物稅折抵5萬元的優惠政策「蘿蔔」,大可利用這樣的機會,拿出強迫退場機制的「棍子」,例如限制20年以上老舊車輛行駛高速公路等限制,加速老車淘汰,不要只是認為開老車的是弱勢族群,不願得罪、鄉愿地不積極處理,最後衍生更大的汙染、安全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