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打從川普當選後,市場過度期待川普對美國帶來的改變!之如文中所言,就算川普想大刀闊斧改革,也得等到2018年,畢竟2017年的預算及策方向都已被歐巴馬政府訂下來了,川普不可能立刻改變。
更重要的,歐巴馬留下的爛攤子--經濟近3年多來最差,負債有史以來最高,舉債又已到上限,今年將再次面臨財政懸崖危機!!川普有多大本事改變這一切?就算川普想大破大立,他能抵擋得住華盛頓DC那些蛇鼠一窩的政客、官僚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彭博2017展望/美川普當家 拚經濟新政…難見速效
2017-01-02 01:50經濟日報 編譯 鍾詠翔
歐美篇
美國經濟持續升溫,川普團隊可望不必急就章,刺激經濟的新提案預估要到2018年後才會顯現更多成果,但英國經濟會因脫歐陷入低谷的預言,最快恐怕今年就會成真。歐洲最大風險則是可能有新一批政客把人民帶往不同的方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20日就任,川普與共和黨掌控的參眾兩院可能會將施政重心聚焦在財政刺激措施,降低家庭與企業的稅負,並擴大基礎建設與國防支出,其他優先措施應該也會影響經濟,包括企業稅和所得稅改革、貿易政策、鬆綁法令管制及移民政策。
川普經濟學能形成經濟助力嗎? 圖/經濟日報提供、美聯社
美國2017年經濟預測 圖/經濟日報提供
雖然金融市場對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報以一陣掌聲,但新政府的經濟刺激提案可能要到2018年以後才會顯現更多成果,而非2017年。若期望法案能快速通過,好讓景氣在第1季或上半年就「有感」,可能有點困難,因此美國2017年的經濟成長支柱,預料將來自消費者支出。
在美國經濟持續升溫、以及失業率回到全球金融海嘯前水準的情況下,川普團隊可望不必急就章,不須祭出緊急經濟措施,有更多時間可琢磨法案,可以忍受政策慢一點落實。
因此,稅制改革可能要到2018年才會生效,政府擴大支出可能要等到下一個財政年度(2017年10月1日起),基建計畫的速度更慢,假如川普政府尋求成立一家基建銀行,計畫恐怕會延後。
換句話說,基於上述理由,財政政策的直接影響今年可能「看得到」但「吃不到」。不過,在企業界與美國家庭預期政府會有更多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減稅加持下,透過提振經濟信心,仍能產生實質而間接性的影響。
在川普政府頒布財政政策前,消費者支出仍扮演刺激美國經濟成長的最大推手。過去四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成長率僅1.6%,其中消費者支出成長2.7%,貢獻185個基點;若不計消費者支出,美國經濟淪為負成長。
不論財政刺激措施如何,在就業市場緊俏下,工資上揚壓力將推升家庭所得,消費者支出可望持續成長。不過,目前沒有跡象顯示消費者支出會馬上成長。
今年薪資大抵相對持穩,漲幅不到4%,經通膨調整後,薪資成長率大約2.6%,差不多等於消費者支出的成長率。整體而言,在所得成長率加速前,個人支出成長率將維持疲軟狀態。
隨著美國景氣回暖,終將促使央行官員加快利率正常化的腳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