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2024下半年研訓院課程來囉! 詳見: https://www.tabf.org.tw/CourseSearch.aspx?t=%e6%9c%b1%e5%b2%b3%e4%b8%ad&w=3#results 1. 國際財經趨勢分析研習班(第33期) 上課時間:20...

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彭博2017年8展望/「逢七」必災?當心三失速列車

評析:看看笑笑就好。

彭博2017年8展望/「逢七」必災?當心三失速列車
2017-01-01 03:41經濟日報 編譯 任中原

人們無法把下次危機的發生時間寫在日曆上,但爆發的時間卻很有規律。

鑒諸歷史,往年只要「逢七」,便可能爆發危機。華爾街史上最大單日跌幅(黑色星期一)發生於198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於1997年,全球金融海嘯源自於2007年房市泡沫破滅,而2017年再次出現危機的先決條件似乎已經具備,尤其該關注陷於困頓的銀行業者、影子銀行以及中國。

一些原不尖銳的風險在引發危機前,會先累積一段時間。無可爭議的風險就是「債」,這幾乎是每次金融災難的肇因。全球政府與民間的非金融業負債總額正迅速增加,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已達225%的歷史高峰。

債務人已無力償債,但仍繼續設法借錢;一旦倒債,借出資金的機構便將受損,甚至違約,於是出現骨牌效應。

全球銀行業體質已大幅增強,但仍有例外。

例如德意志銀行股價已逾腰斬,但迄今仍不願增資。即使是美國,投資人也不認為銀行業的體質比金融海嘯之前明顯改善。

經濟學者桑默斯指出,銀行業的「特許權價值」已大受侵蝕,表示一旦發生危機,銀行業須靠出售資產還債,日子將會很難過。

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有兩項新法規將於2018年生效,而銀行業2017年將開始吃緊。

其一是限制銀行業運用資金的槓桿比率,其二是對預期的壞帳損失必須加速認列。這些規定雖能使銀行業更安全,也會進一步削弱銀行的獲利。

「影子銀行」體系的風險更高,包括避險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及華爾街的融券機構。

中國可能是最大的金融風險來源,因為經濟成長主要靠家庭及企業信貸迅速擴張帶動,政府雖一再要求企業減債,但迄今仍如馬耳東風。

穆迪公司專家指出,中國銀行業是重大風險,是「潛在的雷管」,而新加坡是最易受波及的國家。

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者布伊特指出,他相信中國當局有工具能阻止全面性的金融危機,但在2017年秋天中共「19大」召開前,政府不會處理重大的債務問題,「我懷疑金融動盪的力量能否容許政府等到那時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