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售版圖消長 牽動就業
2017-01-15 02:10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美國零售業銷售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彭博資訊

美國各大百貨業者去年假期購物季業績慘淡,政府新公布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網購當道的局面下,傳統百貨業節節敗退,美國零售業版圖變化,既反映美國人消費習慣改變,也連帶影響就業市場。
美國商務部13日公布,去年12月零售銷售經調整後年增4.4%。但細看數據結構後發現,百貨業銷售較一年前下滑7.2%,連續第23個月萎縮。
同期間,包含網購與郵購的非店面零售銷售則激增10.4%,連續第六個月出現雙位數成長。根據商務部去年底公布的數據,電商銷售占美國去年第3季整體零售銷售的比率高達8.4%,為1999年來最高,從當年僅0.6%大幅成長。
商務部公布這項數據不久前,美國百貨業才大舉裁員。梅西百貨(Macy's)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逾1萬人。精品零售商Neiman Marcus也因銷售下滑而取消掛牌上市計畫。
彭博行業研究(BI)資深零售業分析師高約爾(Poonam Goyal)表示,購物中心客流量下滑,加上消費者擁抱便捷的網購,是百貨業表現慘淡的主要原因。她也說,美國人購物習慣改變,對消費支出有影響。
高約爾指出,民眾傾向在實體店面中挑三揀四,而不像網購事前已有明確目標。消費者待在購物中心的時間變短,走進餐廳用餐、閒逛不同店家的時間也可能減少。
零售版圖轉向電商的情形也體現在勞動市場上。彭博編纂的數據顯示,傳統百貨業聘僱的人員數量自2000年來銳減45%,電商相關的就業機會則激增近三倍。
美國勞工部並未細分傳統百貨業者與網路零售業員工的每小時平均薪資。
此外,電商相關職缺在整體零售業各大領域的數百萬個職缺中,其實僅占一小部分。
高約爾指出,從整體零售業就業分布來看,電商領域從業人數遠低於實體商店。她也指出,一個領域薪資提高,並無法彌補另一個領域蒙受的就業損失。

美零售就業人數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