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IMF的警告,根本大多是在說美國!!
IMF警告:超低利率環境下 金融市場仍存未爆彈
鉅亨網編輯曾靉 外電報導 2014-10-10 14:3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9 日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警告,全球市場若長期持續處於極低利率的狀況下,恐將掀起另一波金融危機。
英國《衛報》報導,IMF 指出,目前美國官方的借貸成本趨近於 0 已長達逾 5 年的時間,此情況不僅無法增進投資,反而助長投機行為。
根據最新發布的半年度《全球金融穩定報告》,IMF 表示,市場穩定性的風險不再單純來自傳統銀行,也將受到影子銀行的影響,包括避險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銀行等機構。
IMF 金融顧問范內斯(Jose Vinals)表示,目前全球各國決策者即將面臨新的波動,影子銀行並非不願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承擔風險,反倒是過量的資金挹注,恐造成金融槓桿的風險過大,相較之下,范內斯補充說明,傳統銀行雖然放款借貸資本較為安全,但卻無法足以支撐經濟復甦。
IMF 對全球先進經濟體 300 家銀行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這些掌握全球近 40% 資產的銀行,竟無法提供足夠的信貸來支撐經濟復甦。歐元區的情況更為嚴重,銀行持有資產的比例達約 70%。
范內斯表示,隨著影子銀行的問題日益擴大之際,全球的市場及流動性風險也日漸高升,「若不加以解決,可能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穩定」。
報告指出,極低利率的環境對支撐經濟來說相當「關鍵」,因能夠刺激民眾增加消費、促使企業進行投資、聘用新人,並鼓勵投資人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產。但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會導致投資人傾向投資高殖利率、風險性較高的資產類別,目前新興市場已出現許多高風險的投資,一旦美國調升利率,恐對其造成劇烈影響。
IMF 表示,寬鬆貨幣政策的目的在於支撐經濟復甦,提供更多承擔風險的可能,而情況也確實如此,此政策不僅提高資產價格、促使較高風險的投資增加,也減少金融市場的波動。許多例證再再顯示,投資人的行為時常與全球經濟景氣相背離,IMF 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各國投資人在追求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卻會出現相似的表現,不僅時間不謀而合,而且在眾多的資產類別當中,選擇性相當集中」。
IMF 表示,在量化寬鬆、低利率帶來的經濟效益及金融市場下行的風險之間,必須有所權衡。報告指出,儘管在某些國家,包括英國及美國,其經濟效益相當明顯,但是,IMF 警告,市場及流動性風險的不斷提高,將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IMF 認為,目前公司高收益債券的發展「十分令人擔憂」,因為以歷史標準來看,在西方部分國家的每股價格非常高,而不動產也有溢價的情況。
IMF 建議,為了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政府應擬定完善的政策,依照現況調整貨幣政策,以及尋求精良設計的金融管道、措施,包括加強對銀行的監管、提高資本需求限制、抑制對特定產業的放款標準,如房產業。
范內斯認為,傳統銀行已經是時候調整其經營模式,「這包含改變銀行的貸款方式、內部整合及預算刪減」。范內斯補充說道,歐洲央行 (ECB) 對於資產負債表的綜合評估,便是一個很好的範例,為極需改造的銀行產業劃下變革開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