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這個問題版主這幾年在各個場合早就都提到過多次了!尤其QE3的目的更是令人懷疑!還沒實施QE3以前經濟成長率都比現在還高,有啥道理要實施QE3?再者,大家看到近幾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漸有起色,就以為是QE的功勞,實在是大錯特錯!
美國經濟成長率數字轉好是因為美國在2013年7月調整了GDP的計算內容,以致於從2013年Q3起的GDP都突然竄高!!但在2012Q4到2013Q2這段期間的成長率反而都比QE3實施前低很多。
QE3是2012年9月13日宣布實施,但2012年的前3季成長率分別有3.3%,2.8%及3.1%,開始實施QE3後連三季成長率卻只剩2%,0.9%及1.1%!直到2013年7月調整了GDP的計算,當季GDP成長率升為1.5%,Q4更成長2.5%!顯然GDP計算內容的調整才是經濟成長率上升的最大功臣!
當時美國是調整了智財權及無形資產的估算,據估計美國一年GDP總產值因此增加3%!換句話說就是增加了3%的成長率!!若扣除這3%,誰還敢說QE3有效!!??
白忙一場?美聯儲高階官員:QE並未帶動經濟復甦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2015-08-19 15:55
當金融危機與經濟大蕭條的景象已成過往雲煙,人們也開始拿著放大鏡檢視當初美國聯準會 (Fed) 的危機因應對策。
媒體《CNBC》報導,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St. Louis Fed) 副總裁 Stephen D. Williamson 在檢視 2008 與 2009 年時 Fed 的危機處理對策後,發現其 3 項主要政策作為存有問題。首先, 2008 年開始的零利率政策原先目的為提振通膨成長,但實際上卻事與願違;其次, Fed 的「前瞻指引」 (forward guidance) 反而讓投資人更加混亂;最後,量化寬鬆 (QE) 使得 Fed 資產負債表暴增 4.5 兆美元,但卻與經濟改善間沒有太大的關係。
Williamson 指出,無論是刺激通膨、降低失業率或是其他經濟活動的復甦,均難與量化寬鬆劃上等號。 Williamson 表示,「根據我的看法,量化寬鬆政策對於 Fed 的主要目標包括通膨與實體經濟復甦之間,並沒有起到作用。當然,這期間有時會出現一些證據顯示量化寬鬆確實有助通膨增長。舉例來說,儘管 Fed 量化寬鬆的幅度如此之大,卻依舊無法達到 2% 的通膨成長目標。」
不過, Williamson 指出, Fed 的量化寬鬆政策確實對股市卓有助益; S&P 500 指數自 2003 年 3 月時的低點至今已飛漲 215% 。但在其他地方,儘管利率維持在超低水準,通縮的憂慮仍依舊瀰漫。
此外,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央行雖然動作頻頻,但卻無法有效拉抬通膨成長。對此, Williamson 指出,這係因為決策者太過相信「泰勒規則」 (Taylor Rule) ,也就是利率水準反應當前的經濟狀況;由於名目利率處於零已有相當長的時間, Fed 相信維持零利率政策終會提升通膨。不過現實反映出 Fed 似乎是一廂情願,通膨從未如 Fed 預期一樣成長; Williamson 指出,只要 Fed 持續死守泰勒規則,通膨目標便沒有達成的一天。
另一方面,當量化寬鬆進入到第 3 階段時, Fed 認為應針對升息立下一些特定的標準,譬如失業率 6.5% 與通膨 2.5% 的目標。然而,失業率下降後,通膨卻不見成長, Fed 也持續拖延升息的時間點;因此,到現在失業率雖已達到 5.3% , Fed 仍尚未對利率動刀。
另外,由於市場常會膠著在 Fed 使用的文字,譬如 Fed 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 (FOMC) 表示,針對超低利率水準將維持「較長時間」 (extended period) ;但「較長時間」實際上是個模糊的字眼, Williamson 認為,貨幣政策應使用更加明確的陳述,而不致於讓 Fed 的「前瞻指引」反而成為擾亂市場運作的因素。
另一方面,雖然許多華爾街的專家認為 Fed 將於 9 月時終結零利率的時代;然而,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的 FedWatch 指標顯示, 9 月維持目前利率水準的機率則有 36% ,屆時是否升息仍有變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