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2024上半年研訓院課程來囉!!債券課、基金課確定開班囉! 詳見: https://www.tabf.org.tw/CourseSearch.aspx?t=%e6%9c%b1%e5%b2%b3%e4%b8%ad&w=3#results 1.解讀債券投資資訊實務研習...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真的嗎?金融時報:油價已不再受人為勢力掌控

評析:狹義來看,油價確實可能不再受人為控制,但現在是受政府(美國)或組織(OPEC)的勢力在控制!!

真的嗎?金融時報:油價已不再受人為勢力掌控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5-11-02  16:20 



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大部分時候產油團體都試圖控制油價:從 1920 年代美國的德州鐵路委員會 (Railroad Commission of Texas),到 1970 年代至今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但英國《金融時報》週日 (1 日) 指出,去年夏天以來的油價崩跌,已清楚顯示原油市場無法再受到任何人的勢力掌控。

報導表示,過去一年油價因全球嚴重供過於求而腰斬,背後因素包括:近 5 年科技進展,促使美國頁岩油產量噴發;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成長減緩的憂慮躥升;以及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暨 OPEC 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改變其策略。

《金融時報》認為,油價已變得較受市場力量控制,而非由政治決定擺布,至少目前如此。這情況令所有石油產業人士不安,但卻非無前例可循。過去的經驗,或許可作為思考油價何去何從的重要參考。

OPEC 以外的兩個重要石油供應來源地區──北海及阿拉斯加,正是趁 1970 年代石油危機 OPEC 造成油價大漲時,才能開採這些成本相對較高的石油,而發展起來。如同美國頁岩油開採大增,正是受惠於 2010 年代前半段油價高漲。

但當油價回落時,這些新油源的開採投資也會受到嚴重衝擊;例如在 1990 年代末期,西方石油公司便掀以一波減支整併潮。然而,要見到石油產量出現明顯改變,卻得等上一段長時間:英國、挪威及阿拉斯加等地區,直到世紀交替還繼續生產大量石油。

就在這些地區的產油量終於落入跌勢時,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正好開始快速成長。正是這些因素相加下,油價於 2000 年代開啟一波漲勢。如今問題是:類似的供應量修正,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實現?

目前眾產油商還在掙扎,靠著提高生產效能及減價來支撐。但華府能源政策研究基金會 (Energy Policy Research Foundation) 分析師 However Trisha Curtis 指出,若油價持續低於每桶 50 美元,便會對石油產業構成「相當嚴重」的問題。

另一方面,能源經濟學家 Philip Verleger 指出,主要產油國之一委內瑞拉正因油價大跌而陷入嚴峻的財務危機,恐怕會率先爆發動亂,造成每日 240 萬桶的石油產量受到威脅,進而衝擊到國際油價。

因此油價雖然短期內仍面臨下跌壓力,包括伊朗可能大增石油供應量;但較長期而言,趨勢卻似乎很可能是上漲的,尤其是如果委內瑞拉或其他產油國爆發危機。花旗 (Citigroup) 分析師 Edward Morse 便認為,油價要漲上 60-80 美元,才可能讓市場供需恢復平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