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課程資訊與媒體訪談

*********** 媒體訪談: 1. 中廣流行網「理財生活通」 :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 PM 1:40~3:00, 2. 壹電視「年代向錢看」 :每星期四、五 PM 9:00 ~ 10:00 3. 三立iNew「Catch 大錢潮」: 每星期六、日 ,PM 9:00...

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

蘋果訂單爭奪戰!立訊急起直追 3張表看懂鴻海市佔率恐掉多少

評析:蘋果的態度已很明顯,中國市場就由紅色供應鏈來生產,其他市場才由台商或其他廠商生產。這麼做其實是好事,任誰也不想去捅美中衝突的馬蜂窩。

台廠的壓力又何止來自立訊?藍思、比亞迪也都是強力的競爭者,而且這3家不是只搶代工,而是一條龍的從代工到零組件上下通吃,台廠要擔心的不是只有鴻海等代工廠,所有零組件者都會有危機!!台廠,甚至全世界,只剩台積電有能力獨吃蘋果!

蘋果訂單爭奪戰!立訊急起直追 3張表看懂鴻海市佔率恐掉多少
2020-09-21 09:37 聯合新聞網 / 今週刊攝影/今週刊資料庫
【文.林韋伶】
由前富士康作業員、現任中國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領軍的立訊帝國,在最大客戶蘋果的刻意扶植下,快速成長茁壯,公司近5年來營收與獲利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分別高達54%與50%,且未來幾年,立訊有機會持續蠶食蘋果訂單。

2004年成立、2010年上市的立訊,於2015、2016年,就開始做蘋果生意,從聲學元件、觸覺反饋元件、無線充電…等蘋果零件都有著墨,到了2017年,更直接切入蘋果組裝市場,成為鴻海(2317)的勁敵。

儘管立訊去年營收成績為630億人民幣(約2690億台幣),獲利47億人民幣(約201億台幣),與全球最大電子製造商鴻海營收5.3兆台幣,獲利1150億元的成績相比,還有一段距離,但值得注意的是,立訊近5年來公司營收與獲利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分別有54%與50%,來勢洶洶。

根據美系外資估計,立訊目前有8成營收仰賴蘋果的貢獻,其中又有80%來自AirPods組裝,且未來兩者間的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密。



鴻海2018年在iPhone、iPad、Macbook市場各有65%、60%與25%的市佔,當時立訊僅吃到Airpods的訂單。然而美系外資預估,到了明年,儘管鴻海將多出Apple Watch約4成市佔的訂單,但在iPhone、iPad市場的市佔率都將萎縮;反觀立訊,除了在iPad與Macbook市場暫時還攻不進去,在其它產品市場的市佔,都將明顯擴張,且可望通吃Airtag的市場。



若將蘋果供應鏈分為台灣隊與中國隊,可以看到在2018年,由台灣廠商通吃的iPhone、Apple Watch、iPad、Macbook市場,到了2021年幾乎都有流失,僅剩Macbook市場沒有被中國廠商攻入。美系外資分析,中國電子製造服務廠商,尤其是立訊,在過去兩年積極切入蘋果市場,台灣廠商將因中國競爭者崛起漸失市佔。

究竟立訊與鴻海的訂單爭奪戰將如何發展?美系外資認為,最關鍵因素就在蘋果這個大客戶的供應鏈結構規劃,若蘋果心裡想要的是打造兩套供應鏈(中國與非中國陣營),立訊與鴻海間的競爭,就不會那麼激烈,鴻海將成為蘋果在非中國市場,如:越南、印度與墨西哥等地的重要夥伴,而立訊與其它中國廠商,則將分食中國本地市場大餅。

但若蘋果想的是將主要供應鏈放在中國,鴻海在未來5年將失去很大一塊市場,因為立訊有機會獲得條件更好的優惠方案,且中國市場融資也相對容易,這兩大優勢將讓鴻海陷入苦戰。舉例來說,鴻海在中國獲得的特殊條件,在過去10年來每況愈下,稅已從2010年的17%提高到2020年的25%。

美系外資預估的2021年蘋果供應鏈市佔分佈如下表:



不過,由於幫蘋果代工的毛利率並不高,因此儘管立訊將因蘋果這個大客戶,迎來一波長達數年的營收成長,但潛在的風險則是,跟2000年時的鴻海走上一樣的路,儘管營收衝高,但毛利卻因此降低。

而對鴻海來說,與其將重心放在與立訊競爭毛利偏低的蘋果訂單,不如往產品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除了過往已打下基礎的消費型電子商品與電腦產業外,鴻海目前也在伺服器產業急起直追,且在新切入的產業,像是汽車、智慧醫療與半導體,亦開始有些成績。

一名不願具名的法人分析,要觀察鴻海後續營運發展,重點在毛利而不是營收成長。事實上,多家過往高度仰賴蘋果的台廠,都已成功轉型或正在積極轉型中,也許對台灣的蘋果供應鏈來說,找到適當的退場策略,會比苦守紅海市場更聰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