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科技業與金融業都一樣,都是大者恆大。小公司只能走差異化路線,尋求小眾客戶。
確實不用擔心科技股會崩盤,當今情況與2000年時大不同,現在幾大龍頭企業都紮實的技術與獲利能力,不像當年都只是追求本夢比。未來即便下跌,也頂多是回檔修正。在當年,達康公司可是倒了一大票!
什麼叫科技業巨無霸?瞄一眼這張圖便明白
2018-07-19 16:32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五大科技巨無霸的市值加起來,約相當於其他282家公司的總和。(圖片來源:Mark...
周所周知,蘋果、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以及臉書是美國科技業巨頭,但他們的規模究竟大到什麼地步?一張圖表呈現的現況,勝過千言萬語的描述。
Ritholtz財富管理公司研究部主管貝特尼克(Michael Batnick)18日在推特(Twitter)貼出這張派型圖,從中可看出,這五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加起來,比其他282家公司的市值總和還要多。這也凸顯出,在規模日益重要的當今股市中,科技公司有多強勢。
貝特尼克在推文中指出,標普500指數前五大成分股公司 — 蘋果、亞馬遜、Alphabet、微軟和臉書 — 五家公司合計的市值達到4.095兆美元,相形之下,位居標普500指數後段班的282家公司,市值統統加起來也不過4.092兆美元左右。
比例如此懸殊,或許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但貝特尼克對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表示,股市市值集中化是正常現象,歷史上也有前例可循。例如AT&T和通用汽車(GM)1965年事業登峰造極時,在標普500市值的佔比就達到14.5%。
不同的是,如今市場大咖清一色是科技公司。
貝特尼克在最近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過去五年來漲勢非凡,臉書、蘋果、亞馬遜、微軟和 Google市值從1.2兆美元躍增至將近4兆美元。」文章貼出後兩週,這五家公司合計的市值已跨越4兆美元大關。
眼看科技巨無霸近幾年市值擴增速度飛快,已有人擔心1990年代末期美國科技股泡沫爆破的慘況再現。
但貝特尼克認為這是過慮了,主要差別是當今科技股有強健的基本面支撐,漲得有理。他說:「這五大巨頭過去五年來賺了將近0.5兆美元,目前股價約是盈餘的37倍和營收的5.5倍。」
相較下,20年前,科技股價位顯然膨脹過度 。當時,四大科技巨頭— 英特爾、思科、微軟和甲骨文(Oracle) — 股價約是盈餘的100倍和營收的26倍。
......
目前為止,蘋果股價大約漲了13%,亞馬遜飆漲58%,臉書漲19%,微軟漲23%,Alphabet漲15%,都超越標普500指數同時期上漲5.3%的表現,並協助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年初迄今大漲1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